6月23日8時,巴陵石化在烯烴事業部新建的年產12萬噸苯乙烯裝置產出純度為99.98%的合格苯乙烯,較開工統籌計劃提前8小時出產品,實現一次投料開車成功。至目前,裝置各項控制指標正常。
年產12萬噸苯乙烯裝置是巴陵石化“五改七建一配套”項目的重點項目之一,采用中國石化自主開發的絕熱負壓脫氫制苯乙烯技術,以長煉分公司提供的乙苯為原料,投產后年產量可達12萬噸。該裝置采用新的順序分離恒沸熱回收技術來減少蒸汽損耗,發揮與煉油裝置的熱能優化聯合優勢,降低裝置能耗,同時可滿足巴陵石化下游化工裝置對苯乙烯原料的需求,促進資源優化。
總投資4.96億元的該項目于2009年獲總部批復,2010年8月動工。2011年11月實現中間交接以來,烯烴事業部集中消缺整改,完成了單機試運、清洗吹掃、試壓試漏、冷態聯運和熱態聯運等工作,開展了多次技能培訓、崗位練兵和應急演練。
為確保裝置一次投料試車成功,巴陵石化成立以副總經理譚懷山為組長的開工試車領導小組,烯烴事業部成立開工試車工作組,下設9個小組,明確職責分工,強化了開車期間HSE管理。開車過程中,工作組成員堅持靠前指揮,主動放棄休息,加班加點,全程參與開車。項目建設供應商紛紛到現場為裝置開車提供技術支持。6月16日,工藝包供應商之一的華東理工大學派李瑞江博士等一行到烯烴事業部指導開車。6月17日,工藝包供應商之一的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派副總工程師繆長喜帶隊指導開車。6月18日,集團公司工程部生產準備處負責人及工程設計單位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一行到場指導開車。6月21日,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副院長楊毓瑩赴現場指導開車。
6月15日15時,年產12萬噸苯乙烯裝置加熱爐一次點爐成功,6月18日14時裝置乙苯一次投料成功,21時首批合格脫氫液送往精餾系統;23日8時苯乙烯產品各項指標合格,11時58分,外送流程全線貫通,苯乙烯產品順利實現外送,流量每小時10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