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寧夏石化而言,今天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45/80國產化大化肥裝置長周期運行天數不僅刷新了自身紀錄,而且刷新了公司建廠以來的最高紀錄,裝置的多項關鍵經濟技術指標也成功躍身國內同類型裝置先進行列。”1月2日,曾經是國內首套45/80國產化大化肥裝置建設和生產的寧夏石化副總經理趙永斌對記者說。截至當天,該裝置實現A類長周期運行405天,打破了寧夏石化化肥裝置歷史最長運行紀錄。
長期以來,寧夏石化公司以提升國產實力、加速國產替代為目標,聚焦國產化知識產權轉化、信息操作系統國產化替代、鍛造國產化物資供應鏈等“國字號品牌攻堅戰”關鍵點,加快擴大生產經營過程中國產化要素占比的步伐,極大地提升了煉化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底氣,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躍身“行業先進” 提升價值創造
20世紀70年代,面對國內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我國從國外先后引進13套化肥裝置,開啟了國內化肥行業的工業化進程。隨著國家工農業需求的不斷增大,進入21世紀,國內建成投產的化肥裝置已遠不止13套,但依然全部依靠國外進口,這已經成為國內化肥工業的“卡脖子”難題。為打破化肥工業生產技術的國外壟斷,2009年,按照國家“大化肥成套技術開發”重大科技專項部署,寧夏石化公司與兄弟單位共同承接了“年產45萬噸合成氨和80萬噸尿素國產化成套技術開發”任務,率先打響了“國字號品牌攻堅戰”。建成后的45/80國產化大化肥裝置,是國內首套采用自主知識產權成套技術設計的大型化肥裝置,它的生產工藝和關鍵設備均實現100%國產化。
2018年4月,在寧夏石化全體干部員工的共同努力下,這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45/80國產化大化肥裝置實現一次開車成功。在之后的時間里,寧夏石化公司以擦亮“國字號品牌”為目標,推動裝置運行提檔創優,持續優化生產產量、產品質量、綜合能耗等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實現了裝置產能提前達標、噸氨耗能優化至31.19吉焦的良好運行效果。除生產小顆粒尿素外,寧夏石化還先后研發出海藻酸尿素等化肥新品,將“昆侖牌”化肥產品銷售市場拓展至15個省區市,公司化肥市場保供能力節節攀升。2024年,“昆侖牌”尿素市場銷售量較上年增長了20.86%,產品優級品率達100%,與寧夏石化同等生產規模的進口化肥裝置最好年度生產數據相比,尿素產量增加了40.1%,綜合能耗降低了18.06%,國產化大化肥裝置生產質效得以進一步凸顯。
45/80國產化大化肥裝置的建成投產,徹底結束了我國大型化肥裝置生產技術長期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石油在化肥行業的技術地位,并帶動化肥行業裝備實現本土化制造,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實現了行業自主目標。
推進“國產智控” 強化自主能力
“改造后的國產化DCS控制系統和SIS控制系統已經連續運行140天,運行平穩。”電儀中心工程師站前向記者介紹。在全球各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工業控制系統逐步成為行業安全和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柱。為進一步提高生產裝置自動化、數字化管理水平,2024年8月,寧夏石化對500萬噸/年煉油裝置的DCS、SIS、PLC系統進行國產化改造,進一步加快數字技術與生產經營業務深度融合。
寧夏石化500萬噸/年煉油裝置于2011年投產,采用國外公司研發的DCS、SIS、PLC系統,運行至今已近13年。原系統組件老化,部分組件已經停產數年,難以采購且備件購置受國際形勢影響較大。為滿足寧夏石化生產裝置控制系統管理提升的需求,2024年8月,寧夏石化利用“四年一次”煉油裝置精益化大檢修契機,對煉油裝置5套DCS系統、6套SIS系統、5套PLC系統以及1套冰機系統進行國產化改造。技術人員補充借鑒先前積累的經驗和技術方案,全流程參與DCS和SIS系統組態、硬件集成監制、工廠測試等關鍵環節的改造,先后發現并解決軟件問題60項、硬件問題80項,解決了推動工業控制系統國產化進程中的技術難題。
此次改造不僅實現了寧夏石化主體生產裝置工業控制系統的國產化,而且,對智能儀表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場景進行了基礎補強,消除了原有控制系統存在的潛在風險。特別是控制系統電源實現了自動均流,關鍵電源參數實現在線監控報警功能。國產化IDM系統上線,使生產裝置現場智能儀表和智能閥門定位器實現了在線監控和診斷,方便操作人員進行預知性維護和檢修,為數智化工廠建設打下良好基礎。
延伸“管理鏈條” 確保安全可靠
“2024年下半年,寧夏石化化工物資采購全部實現國產化。公司是集團內部首家首次訂購國內自行制造生產煉油重整裝置關鍵設備部件‘四合一爐管’的煉化企業。”電儀中心工程師趙永斌說。
近年來,寧夏石化全力提升物資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公司物資采購部與生產技術主管部門、物資使用部門充分聯動,系統評估關鍵物資的“卡脖子”“斷供”風險,形成關鍵物資儲備目錄清單和供應鏈安全應對預案。寧夏石化大力推動關鍵設備及零部件標準化、國產化,推動物資供應鏈的“三個轉變、六化轉型”,加快構建全流程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采購供應鏈。同時,寧夏石化積極開展市場調研,多方面開拓物資供應渠道,在充分了解同類型國產物資性能、質量、使用效果的基礎上,確定國產化產品替代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擴大物資供應“朋友圈”,加快生產所需物資國產化替代步伐。
在提高國產化替代率的同時,寧夏石化立足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延伸管理鏈條,先后開發國產化智能化無線監測系統、往復機狀態監測系統、泵群在線檢測系統等管控平臺;整合設備運行和檢維修信息資源,精準掌握設備運行狀態、故障維修和檢修數據動態;打破數據孤島,做到信息快速傳遞共享,將設備管理由“故障管理”向“缺陷管理”前移,從而防范設備故障發生,減少日常檢修維修費用,全面提升設備管理效率和運行質量。
此外,在加快國產化步伐進程中,寧夏石化以著力培養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等高技能人才為抓手,聚焦國產化替代增速提質目標,取得了“國產離心泵轉子葉輪拆卸機構”等實用新型專利10項,發表相關論文100余篇,為提升國產化裝置、設備及操作系統質效不遺余力,把端牢能源飯碗、確保糧食安全的重大責任扎扎實實落實到企業“國字號”品牌攻堅行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