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的“走出去”大軍中,重慶市博賽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博賽集團”)無疑是一顆閃亮的“星星”。昨日,博賽集團稱,“十二五”期間,博賽擬對外投資將達20億~30億美元,包括近期將投10億美元在印尼建一座氧化鋁廠。
應對原料問題圈地印尼
“在中國,做鋁土礦產業無疑都面臨著資源瓶頸。”昨日,博賽集團董事長秘書張永華表示。
目前,國內80%以上的鋁土礦都要依賴于印尼的出口。但因近期印尼將實行一系列政策,這讓中國的鋁土礦企業遭受重大打擊。“至2014年,印尼的鋁土礦、煤炭等14種資源都將禁止原礦出口。這樣一來,許多原本靠印尼鋁土礦支撐的企業都將面臨原料緊缺的危機。”張永華說,正因為如此,博賽集團遂決定前往印尼當地建廠。
“目前,我們和印尼方面已達成初步協議,將投資10億美元在印尼一座鋁土礦資源極為豐富的小島上,建立一座年產200萬噸的氧化鋁廠,對當地的鋁土礦進行加工。”張永華說,該項目預計本月底簽約,建成后,其鋁土礦儲備可供該工廠運行近100年。
“受印尼新政的影響,國內氧化鋁的供應必然緊張,其價格必然上升,此時,我們擁有大量便宜的鋁土礦資源,國內的高價氧化鋁正好沖抵我們的海運費,使我們的產品在國內的競爭力得到增強。”張永華說。
明年起運回加納鋁土礦
在嚴峻的鋁土礦供應形勢下,博賽集團也積極通過“走出去”,保障本地的鋁土礦供應。“從明年開始,我們在加納投資的公司將生產高品質鋁土礦250萬噸,計劃全部運回博賽在南川的氧化鋁廠使用。”張永華表示。
據記者了解,該鋁土礦公司擁有世界上最好的高鋁低硅鋁礦資源1億噸以上,是博賽集團在2009年金融危機時,花費3000萬美元抄底而買來的。
“屆時,加納的鋁土礦將首先通過海運運至南通港,通過大船走長江運至涪陵,再接汽車運至南川氧化鋁廠。”張永華告訴記者,目前,南川氧化鋁廠每年的產能為80萬噸,預計明年可達160萬噸。再加上印尼的200萬噸和國內其他地區的40萬噸產能,屆時,整個博賽集團的氧化鋁年產能可達400萬噸以上。
“十二五”對外投資超20億美元
“‘十二五’期間,博賽還將進一步加大‘走出去’的步伐,擬對外投資達20億~30億美元,占據重慶‘十二五’期間對外投資額的十分之一。”張永華告訴記者,其中重點項目包括10億美元在印尼的氧化鋁廠項目和投資1.5億美元實施博賽圭亞那工廠擴產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