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中國鹽湖城美譽的世界最大鎂資源地青海省格爾木市,7月22日舉辦了鎂產業發展論壇,來自政府、行業組織、高校和科研單位,以及世界知名生產企業的近百名代表參加了論壇。
在論壇上,當地政府介紹了青海鹽湖鎂資源概況、開發利用現狀及前景;工信部原材料司官員介紹了我國鎂產業發展現狀,重點就“十二五”期間國家對鎂產業發展的宏觀思路及政策、規劃引導、行業準入、對鎂精深加工的支持等作了闡述;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鎂業分會代表就鎂合金加工與應用,加拿大赫氏(HATCH)公司就當今世界金屬鎂產業發展方向,青海鹽湖股份公司就青海鹽湖鎂資源利用等分別作了演講。
論壇還交流研討了鎂及鎂材料相關加工工藝。東北大學教授王兆文就熔鹽電解法生產AI-Mg合金技術,華東理工大學孫澤副教授就節能型電解槽結構優化與設計,勞赫熔煉技術有限公司代表就鎂材料深加工發展方向及工藝等作了發言。
據介紹,青海柴達木盆地眾多鹽湖中,有十分豐富的氯化鎂資源,其中僅位于格爾木市的察爾汗鹽湖就蘊藏約40億噸鎂資源,堪稱世界最大鎂資源地。據稱,亞洲最大鉀肥生產供應商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每生產1噸鉀肥就會產生約10噸氯化鎂廢液。以該公司現有鉀肥產能計算,每年將產生氯化鎂廢液約3000萬噸。而這些廢液中鎂資源量大、品質高,是極為難得的鎂產業加工原料。基于此,上述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此前已引進當今世界先進的電解鎂技術及成套設備,規劃投資600億元分兩期建設40萬噸金屬鎂一體化項目,目標是打造當今世界最大的金屬鎂及鎂材料生產供應基地,以一體化理念形成世界級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目前,一期工程10萬噸金屬鎂一體化項目正在加緊集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