輥道窯傳動系統狀態,就是指自然條件下的絕對水平狀態和高溫條件下的相對水平狀態。
由于我們在安裝調試過程中的精密控制,一定程度上緩解或克服了因各部件在制造加工精度上存在的絕對誤差所帶來的系列不利影響。但在實際生產使用時,仍然存著較多的不確定因素,尤其是在快速燒成時高溫段運行的陶瓷輥棒。說到輥棒,不得不提及其的發展趨勢已朝著超長度(目前所知世界上最長的輥棒是佛山市金利順陶瓷工程有限公司為國外生產的出口窯所使用的輥棒,長度為4500mm)、大口徑(佛山市金利順陶瓷工程公司去年出口印尼的一條輥道窯配備輥棒直徑為80mm)的方向發展。
陶瓷輥棒是窯爐傳動系統運行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動系統工作性能的最終體現。由于輥道窯結構注定了陶瓷輥棒是在懸空狀態下工作,其自身的重量和荷載磚坯的重量,極易導致其呈現輕度彎曲,特別是在高溫狀況下,如果處于靜止狀態時,就更易產生彎曲變形。當這種情況出現時,整個窯爐的傳動系統狀態就出現了變化。這時,煅燒過程中的產品缺陷就開始產生了,比如燒成帶出現的變形、預干帶出現的大口裂紋等等。
為解決輥棒變形(或高溫軟化)的問題,各輥棒生產廠家紛紛對輥棒生產的使用配方、成型方式、燒成工藝等作了大量的有效的技術改良,使陶瓷輥棒在直線度、同軸度等外觀質量上得到很好的改善,并且提高了輥棒的高溫荷重能力、抗高溫軟化能力和高溫耐火度等內在質量。同時,在輥棒結構上亦進行了革命性的改進,如佛陶研究所發明的專用于急冷段的“金剛”齒形棒,就很好地解決了一般陶瓷輥棒在急冷段使用時容易彎曲變形、冷熱交換時易碎斷的問題。
除去陶瓷輥棒的上述因素外,傳動系統中齒輪嚙合不良,出現過緊引起的“跳棒”或過松引起的“打滑”等現象,亦是影響產品在煅燒時發生變異的原因。
另外,輥棒棒套彎曲變形,亦會直接造成輥棒的運轉狀態出現個別部位時高時低的現象。導致輥棒棒套彎曲變形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輥棒上下方平時塞棉不到位,燒成時采用大正壓,在大量散發的熱量的烘烤下,棒套出現變形;一是輥棒棒套總成內軸承破損日久未發現,過度磨損軸芯導致套筒偏心變形。
除上述原因外,在停窯降溫時處理不當,使主動邊收縮和從動邊收縮不一致亦會破壞傳動系統的水平狀態,許多廠家反映停窯時斷棒多就是這個原因。
在線交流: 121552308
302817315
Copyright © 2003-2025 nhcls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9064054號-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