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Mining.com網站報道,世界最大銅生產商—智利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近日警告,由于需求增長持續高于新項目產能,到2032年全球銅供需缺口將達到800萬噸。
Codelco董事會主席馬克西姆·帕切科(Maximo Pacheco)在一次行業會議上稱,盡管智利、秘魯、民主剛果和中國西藏地區的新項目上馬能實現短期充裕,但從中長期看供應仍趨緊張。
“考慮到一些礦山已經處于停產階段,而另外一些項目剛開始投產,因此10年后缺口將近800萬噸”,帕切科在新加坡舉辦的亞洲銅業周會議上預計。
帕切科的觀點與幾位分析師的認識相近,他們預計未來10年每年缺口將達到600萬噸,出現缺口的原因是清潔能源和電動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
基于Codelco的研究,帕切科認為,為應對氣候變化而推進的能源轉型將使得銅需求量從目前的2500萬噸增至2032年的3100萬噸。
這意味著未來8年內,全球需要新建8個類似必和必拓旗下的埃斯康迪達(Escondida)大小的巨型銅礦。埃斯康迪達位于智利,是世界最大銅礦。
英國商品研究所賤金屬供應研究部主管埃里克·海姆利奇(Erik Heimlich)認為,如此“艱巨”的任務看起來只是“可能”(Possible)而不是“大概率”(Probable)完成,事實是一半的項目尚處于綠地階段。
“從歷史上看,這些項目的完成率一直不高。2012年的大部分綠地項目到現在為止還未開發,因此,能否有效及時填補缺口還是個問題”,年初他在智利舉辦的銅業會議上對此表示質疑。
專家預計,為填補2030年每年470萬噸的供應缺口,全球銅礦業需要投資1000多億美元建設礦山。
“如果新的礦業項目不能投入生產,那么在未來十年下半段即從2016年開始將出現明顯供不應求”,帕切科警告。
過去三年中,一些大型銅礦已經投產。第一量子礦產公司(First Quatum Minerals)在巴拿馬的銅礦于2019年9月投產。該礦證實和概略儲量為31億噸,完全達產后每年可生產銅30多萬噸。
艾芬豪礦業公司(Ivanhoe Mines)在民主剛果的卡莫阿-卡庫拉(Kamoa-Kakula)銅礦項目去年5月份開始生產銅精礦,2021年7月份正式投產。
英美集團在秘魯莫克瓜大區的克拉維科(Quellaveco)銅礦項目2021年10月開始采礦,2022年9月份宣布正式投產。該礦預計今年產銅12萬-16萬噸,完全達產后的頭10年中年均產銅30萬噸。這將使得克拉維科成為2016年五礦班巴斯(Las Bambas)銅礦投產后該國最大新銅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