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針對必和必拓并構力拓一案,中國可能會采取行動。
據報道,針對必和必拓并構力拓一案,中國可能會采取行動。據稱,中國已經初步確定三種方案,以阻止“兩拓并購案”,維護中國鋼鐵企業的利益。鋼鐵行業資深分析師賈良群表示,針對“兩拓并購案”,從高層到鋼鐵企業已經形成了共識,中國的鋼鐵企業肯定會采取行動。
第一種方案是國內的鋼鐵企業組成收購力拓的財團,充當“白衣騎士”;第二種方案是與海外企業聯手組成競購團;第三種則是在海外的二級市場上購買力拓股票,增強在這場并購案種的話語權,進而阻止這場并購。參與競購力拓的中國鋼鐵企業已經聘請了中金公司、中銀國際擔任顧問,不過這并未得到中金公司、中銀國際方面的證實。
中國還可能采取政治手段,向英國和澳大利亞反壟斷部門提出申訴,阻止必和必拓的收購提議。
在12月上旬,中投公司、寶鋼集團均發布聲明,否認參與了兩拓并購案。但中國神華總裁凌文12月11日曾對媒體表示,對于這起并購案,“中國不會無動于衷。”
據了解,11月下旬,國家有關部門曾召集寶鋼、武鋼等國內大型鋼廠的負責人在北京開會,專門商討如何應對“兩拓并購案”,但未能形成具體方案。12月中旬,相關部門再次召集大型鋼企負責人開會,初步形成了對策。
鋼鐵行業資深分析師賈良群昨晚向媒體表示,他相信這一消息不會是空穴來風,中國的鋼鐵企業肯定會采取行動,從高層到鋼鐵企業已經形成了共識,但關鍵是在權衡形勢之后,采取何種行動。
賈良群認為,中國鋼鐵企業直接參與競購力拓的難度非常大,“出資肯定要高于力拓,在2000億美元左右,就算收購30%的力拓股權也需要600億美元,這對中國鋼企來說是個不小的包袱。其實最好的辦法是從二級市場購買股票,力拓的股權比較分散,一旦中國鋼鐵企業成為第一大股東,就可以發揮話語權,阻止這場并購案。當然,也不排除中國鋼鐵企業投資海外的基金,比如黑石,再由該基金出面參與競購,這樣會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另有分析人士認為,由于鐵礦石行業屬于澳大利亞的重要資源性產業,出于國家利益考慮,中國企業直接參與競購,獲得澳大利亞政府支持的可能性極低,所以,中國鋼鐵企業恐怕無法充當力拓公司的“白衣騎士”角色。12月21日,英國并購委員會將2008年2月6日設定為必和必拓對力拓提出正式收購要約的最后期限,否則就必須退出,并至少在6個月內不得再度提出類似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