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及上市前一個交易日將進行交易系統測試
鄭商所日前發布通知,定于11月27日及玻璃期貨上市前一個交易日閉市后進行交易系統測試,這意味著全球首個玻璃期貨合約的上市進入倒計時,玻璃期貨有望成為今年國內上市的第二個期貨新品種。
據了解,鄭商所去年開始對推出玻璃期貨進行申報,今年年初玻璃期貨正式獲得證監會立項,5月份開始征求各部委意見,7月份上報國務院審批。本月初,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曾透露,玻璃期貨已經獲得國務院批準,近期將在鄭商所上市交易。
在鄭商所之前公布的玻璃期貨合約的征求意見稿上,玻璃期貨合約設定為20噸/手,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6%,最小變動價位為1元/噸。目前,華東地區相應玻璃品種的現貨報價為1450元/噸,按此計算,投資一手玻璃期貨僅需要3000元左右。“小合約設計有利于吸引市場投資者的廣泛參與,從而增強品種活躍度。”新湖期貨研究所副所長李強表示。
記者了解到,為迎接玻璃期貨的上市,各期貨公司和很多相關現貨企業都做了積極的準備。中國國際期貨分析師陳友芹說,許多相關企業對玻璃期貨十分重視,有的已經成立了專門的期貨交易部門,為參與玻璃期貨交易做好準備。
中國玻璃信息網營運總監陳小飛認為,玻璃期貨的上市將為相關產業企業提供發現價格和套期保值的工具,減少經營風險,增加經濟效益。
據了解,除了玻璃品種外,原油、國債、菜籽、菜粕、土豆、雞蛋、生豬、鐵礦石期貨新品種以及期權交易的推出也都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
“目前的經濟環境和政策環境十分有利于期貨市場的快速發展。”李強表示,國內期貨市場創新發展的信號已非常明確,未來期貨市場將進入產品更加豐富、工具更加先進、制度更加合理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