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窯點火時因操作不當,在加煤后不久會出現爐門噴火,甚至發生爆炸的事故。它不僅炸壞窯室,影響生產,而且危及操作人員的生命。
1、噴火爆炸的原因
點火時,一般先將木柴點燃,利用木柴燃燒產生的熱量將煤加熱引燃。木柴燃點低,含炭量高,且燃料層阻力小,很容易實現完全燃燒。但加煤后,由于料層阻力增大,空氣進入量減少,煤中可燃炭產生不完全燃燒,生成大量CO氣體。同時,煤中的揮發分大量釋放出來,形成煤氣。
煤氣與空氣混合后,達到著火溫度即被點燃,開始燃燒,并形成燃燒波迅速擴散,在短時間內將煤氣燃盡。燃燒產生的高溫使煙氣的體積急劇膨脹。如果在密閉的容器中氣體膨脹的壓力可為原來的7~10倍。在這種高壓作用下,火焰就從爐門等孔洞處噴出。
當煤氣與空氣按一定比例混合,其混合物中可燃氣體成分在其爆炸范圍內時,在起燃瞬間的高壓作用下,燃燒波的擴散速度由10m/s以下猛增到1000m/s以上形成爆轟波。當爆轟波速度為3000m/s時,沖擊壓力最大可達100Mpa,產生極大的機械破壞力。煤氣爆炸時,其熱值越高,窯內通風阻力越大,則爆炸波沖擊力越強,危害也越嚴重。
點火時由于爐內溫度不高,要完全避免煤氣的生成是不可能的,但可盡量減少煤氣的生成量,使其與空氣混合后,可燃物的濃度在爆炸下限以下,并及時將其排走,這就可以防止事故的發生。
2、預防點火時噴火爆炸的措施
(1)嚴格掌握加煤時間與加煤量
要在大灶底火充足,窯內紅亮時才多次少量地加煤,保證燃料完全燃燒。切忌少次多量地加煤,嚴禁出現悶火現象。
(2)加強排煙
煙囪排煙時,點火開始可先在煙囪底部燒柴,提高煙囪抽力,并適當開大風閘和密封窯體,防止漏氣,使在窯內迅速形成負壓。碼窯頭時,要使煙氣容易流入哈風口,砌大灶時也應盡量消除氣流的死角,保證排煙暢通,避免煤氣在窯內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