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4點30分,浙能溫州發電公司三期5號機組脫硝裝置完成168小時試運行后正式投運。這是浙能集團與省政府簽訂環保責任書后實施的首個脫硝改造項目,按年運行小時5500小時計,每年可削減氮氧化物排放3664.5噸(包括低氮燃燒器改造)。
溫電三期脫硝改造工程總投資約1.7億元,安裝兩臺30萬千瓦機組的脫硝裝置,工程于今年2月28日動工,由浙江天地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另一臺機組的脫硝裝置將于明年底投運。該工程采用低氮燃燒及選擇性催化劑還原(SCR)脫硝裝置,脫硝效率可達70%,脫硝后氮氧化合物排放濃度降低到100毫克/標方以下,氮氧化物年度減排量可達7300余噸。
該工程施工是在機組運行的環境中進行,施工場地小,交叉施工,為保質保量完成省政府交給的艱巨任務,浙能集團及地方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溫電公司及總承包方天地環保公司等參建單位團結協作,積極協調,克服重重困難,從而確保了5號機組脫硝裝置按計劃具備整套啟動條件,于11月8日13時開始168小時試運行。
按照浙能集團的煙氣脫硝總體規劃,從2012年至2014年,浙能集團所屬有12家發電企業32臺燃煤機組共計1325萬千瓦必須全部完成脫硝改造工作。經測算,“十二五”期間浙能集團經脫硝處理后將減少氮氧化物排放4.3萬余噸,將全面實現浙江省及浙能集團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控制目標,并顯著改善浙江地區的環境與空氣質量,切實履行國有大型企業社會責任,具有良好的社會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