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年底開始,玻璃行業由繁榮期進入了衰退期,今年上半年更是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玻璃行業企業面臨市場需求萎縮和原材料價格上漲雙重壓力,行業產能過剩,絕大數企業處在盈虧邊緣。然而,巨野縣一大批玻璃項目卻在行業寒冬中逆風而行,目前,巨野縣玻璃科技項目已達到10余個,總投資100多億元。他們憑的是搶抓機遇、科技創新和園區效應。
記者在巨野耀華玻璃項目的生產車間里看到,工人正在加緊安裝設備,項目投產后,將為巨野縣玻璃產業再添新軍。投資15.6億元的耀華玻璃專業從事節能低輻射玻璃、鍍膜太陽能玻璃、中空玻璃等特種玻璃的生產和銷售。總經理顧時勝告訴記者:“行業不景氣是事實,但是越是這樣,我們越要搶抓危機中的機遇,玻璃行情漸穩回升、上升的勢頭一定會到來!現在我們只要全力把一期工程往前推進,爭取12月運行投產。”
與耀華不同,訂單先行是巨源恒碩玻璃科技有限公司的應對方法,這個公司依靠園區孵化功能,專業生產優質可鋼化壓花玻璃,目前發展到布紋、水紋、香梨等10余個品種,行政部經理宗成才對記者說:“目前,我們的訂單已經到了年底,主要銷往秘魯、印度、韓國等國。”
在巨野,園區的功能效應也使玻璃行業能在行業寒冬中“抱團取暖”。圍繞玻璃產業鏈條的構建與配套,巨野縣玻璃科技產業園共規劃有浮法玻璃功能區、熔鑄玻璃制品功能區、高新玻璃深加工功能區、建筑玻璃生產功能區、家具玻璃生產功能區、電子及太陽能光伏玻璃生產功能區和商貿展示集中區等七個功能區。完善的產品結構,不斷延伸的產業鏈條,引導著現有企業不斷加強管理創新,調整產品結構,積極開拓市場,一個高端玻璃產業基地也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