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高企企業艱難“過冬”
在“金九銀十”房地產需求的刺激下,國內玻璃市場呈現一定回暖態勢,價格頻頻上揚,生產企業利潤大增,產量隨之大幅攀升。然而,隨著天氣漸漸轉冷,在產能過剩、需求回落的背景下,高企的庫存壓力又將考驗玻璃企業的“過冬”途徑。
需求回落“過冬”壓力凸顯
“八月以來全國玻璃價格上漲幅度較大,行業毛利率環比提升1.4%至14.9%,創年內新高,企業點火的浮法玻璃生產線也已經陸續開工,這加快了新的產能形成。”中國玻璃信息網營運總監陳小飛介紹,截至10月末,全國共有浮法玻璃生產線281條,其中在產212條,產能6.75億重箱,產能增加約150萬重箱/月。
在目前大環境沒有回暖的情況下,巨大生產量對生產企業的壓力不言而喻。
尤其是隨著冬季的來臨,玻璃下游重要的“銷量大戶”的房地產行業將會減弱開工,玻璃需求也會隨之轉淡。“但玻璃行業的剛性生產特點決定了玻璃企業一旦開工,產量就很難進行調整,需求回落將打破產銷平衡,企業的庫存壓力也將進一步凸顯。”一位市場人士表示。
據統計,目前玻璃生產企業的庫存約為2640萬重箱,流通渠道和社會庫存基本上也達到2000萬重箱以上。“由于九、十月份市場的走量比較樂觀,各企業的現有庫存量并不是很高,現在各地的庫存狀態基本上屬于正常。不過,隨著北方氣溫的降低,生產企業庫存上漲成為必然。”金晶科技(600586,股吧)焦勇剛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往往冬季來臨至春節過后這段時間,企業庫存的壓力最為明顯,整個玻璃行業將以去庫存為主基調。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一般情況下,玻璃企業多采取“冬儲”、轉移庫存、檢修等傳統的路徑來緩解冬季庫存壓力。
冠通期貨分析師楊園東表示,面對冬季庫存高企,玻璃生產企業往往通過降價等手段向經銷商和下游轉移庫存。“由于今年玻璃行業整體需要并不是很好,很多玻璃企業也開始利用冷修生產線來控制產能的釋放,以調整庫存”。
“庫存壓力增大導致企業采取"以價換量"的措施降價出貨,同時,去庫存的過程中,企業會采取一些措施階段性轉移庫存。目前,玻璃企業還會選擇"冬儲"。”焦勇剛解釋說,在價格相對較低的情況下,自身擁有較強資金實力的玻璃企業會有囤貨行為,等待來年開春后,需求回暖,以相對較高的價格賣出,轉移部分庫存。
玻璃期貨可助力企業庫存管理
“玻璃期貨一旦上市,無疑能為企業提供一個管理庫存的新工具。”楊園東表示,玻璃期貨將有助于擁有廠庫資格的玻璃企業進行庫存管理,廠庫企業可以在期貨價格合適時通過賣出玻璃期貨來很好地管理自身庫存,對企業去庫存化有很大的幫助。“而對于需求端的企業,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構建虛擬庫存,不需要在現貨市場提前買入現貨鎖定成本,可以直接通過買入期貨進行買入套保來鎖定最終成本,即減少了自身庫存,又減少了資金的占用成本”。
此外,楊園東補充道,玻璃貿易商也可以利用玻璃期貨,通過直接向客戶報入升貼水,最終采取玻璃企業申請注冊倉單并向客戶交割倉單的點價貿易模式,減少庫存并實現穩定的盈利。“采用這種貿易模式,貿易商可以沒有庫存,客戶什么時候要貨,直接用倉單支付就可以,貿易商在交易過程中不承擔任何價格變動風險,賺取的只是升貼水。”楊園東解釋說。
“如果玻璃期貨上市,當下行行情確立,市場就會有中長期的獲利機會。在行業去庫存化的過程中,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投機參與者都會在此階段的期貨市場多以賣空方式進行頻繁操作,這必然會提升企業參與期貨的熱情。”焦勇剛稱。
談及即將上市的玻璃期貨,多數玻璃企業認為這將助力企業更好地進行庫存管理。“我們不僅要通過期貨市場去庫存,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期貨市場保證產品庫存能夠在合理的價位流向市場,來穩定企業經營。”一位玻璃企業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