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名片
博賽礦業
走出去事件
收購歐邁圭亞那礦山
走出去時間
2006年至今
項目特點項目效果
獲得了2億噸資源,占據全球40%的國際耐火鋁礬土市場,掌握了話語權。
項目現狀
準備再追加10億美元投資,擴建圭亞那工廠。
8月11日,倫敦奧運會男足決賽,令南美洲北部國家圭亞那舉國沸騰。
因為該國的轉播解說在賽前播報了一條信息,“決賽場地溫布利球場的看臺地面材料,用了"圭亞那制造"。
對這個面積不過22萬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00萬的小國而言,雖然在倫敦奧運上毫無斬獲,但以這樣的方式出現在奧運決賽現場,其興奮程度并不亞于獲得一塊奧運獎牌。
追根溯源,這些“圭亞那制造”的地面材料,來自于博賽礦業集團公司圭亞那工廠一家由中國重慶“走出去”的企業。
收購資源掠奪資源
共贏策略幫助博賽獲得圭亞那礦山
圭亞那,以出產甘蔗和鋁土礦聞名全球。
圭亞那國徽上,有兩只對稱站立的美洲豹,左邊的豹握著一把鐵鎬,象征開發礦藏;右邊的豹握著一根甘蔗,代表傳統農作物。兩只美洲豹下端有一條黃色的綬帶,綬帶上用英文寫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命運”。
然而,在本世紀之初,這個視鋁土礦為命脈的國家,卻遭受了一場賣礦風波。
時光倒轉,回到2006年7月。
世界第一大鋁礬土企業歐邁礦業“兵敗”圭亞那第二大城市林登,因不堪背負5年的連續虧損,歐邁礦業決定拋售其鋁礬土礦和高鋁熟料工廠70%的股權。
消息一出,爭奪者如虎狼般涌入,歷經數月,三輪談判,20家爭奪者在“群毆”中相繼落馬,最后只剩下“殺得眼紅”的兩家,俄羅斯鋁業和博賽。
殺敗眾多對手后,俄鋁仗著自己是世界500強企業,兵強馬壯,叫囂著要志在必得。而博賽也面臨著退無可退、必須拿下的境地。
2004年,中國鋁業跑馬圈地,一擲50億元,將博賽老巢南川5000萬噸鋁土礦儲量中的4000萬噸劃走。以博賽年消耗100萬噸的速度計算,不到10年,博賽就將沒“飯吃”。
解決生計是頭等大事。博賽競爭歐邁項目時就制定了戰略:不惜血本,必須拿下!可即便不惜血本,博賽如何跟財大氣粗的俄鋁拼?
博賽的策略是:智取。
博賽冷靜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對賣家歐邁而言,只需博賽出得起更高的價錢。要完成對鋁礬土礦和高鋁熟料工廠的收購,博賽真正需要公關的,是未來的合作伙伴,另外30%股權的持有者圭亞那政府。
要說服圭亞那政府并不容易,因為相對于強大的俄鋁,博賽實在是太小,太不知名了。
猶如當年霍元甲與俄羅斯的壯漢打擂,要擊敗眼前這個高大對手,必須找到對方的破綻。
商場如戰場。通過諜戰,一份俄鋁處置歐邁項目的情報,很快擺到了博賽集團董事長袁志倫的案頭。方案顯示,俄鋁一旦完成收購,將關閉高鋁熟料工廠,遣散工人。
“太好了!這樣的結局,圭政府斷然不能接受!”袁志倫興奮得拍案而起。但隨即他又冷靜下來,思考“怎樣出拳,才能將俄鋁一舉擊倒。”
博賽的做法是,反其道而行之,要與圭政府共贏。
博賽不但與圭亞那政府共享了情報,還公開宣布,一旦完成收購,將保留高鋁熟料工廠,所有工人原崗待命復工,工資一律上漲10%。
這是一套組合拳,不但令俄鋁毫無還手之力,也讓圭亞那政府和工人看到了博賽的厲害之處。選擇俄鋁鐵定丟“飯碗”,跟著博賽或許“有肉吃”。圭亞那政府和工人臨陣倒戈,轉向支持博賽。
最終,2007年5月,在收購價格相差無幾的情況下,歐邁樂得賣個人情,將70%的股權,以6000萬美元的價格,買給這匹“中國黑馬”。
熟悉市場+精細管理
“內外兼修”助博賽問鼎行業冠軍
花6000萬美元,買一個虧損企業;不但不裁員,還給員工漲工資……博賽是不是“冒大”?
拿下歐邁,博賽仍不被人們看好,甚至連中國駐圭亞那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官員,也跑來敲警鐘:“市場容量有限、勞動力素質低,成本高、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工業配套能力很差。”企業最好“量力而行”。
事實上,對下一步棋,博賽已成竹在胸。多年從事鋁礬土國際貿易的經歷,讓博賽練就了一雙專業眼光,能夠洞察其中暗藏的機遇歐邁在圭亞那林登所掌控的鋁礬土儲量高達1.86億噸,相當于當時中國已探明儲量的1/5,價值200億元人民幣,這是一個很大的蛋糕。
他們也分析了歐邁在林登遭遇滑鐵盧,主要是源于國際市場競爭的失利。全球高鋁熟料市場,主要是中國企業與歐邁之間的競爭,中國企業個頭雖小,但數量眾多。以價格戰搶占海外市場,歐邁雖然個頭大,但畢竟雙拳不敵四腿,他們在價格戰中遭遇慘敗似乎是一個宿命。
博賽收購歐邁后,獲得了全球該領域40%的份額,不但成為該行業全球老大,也成為中國企業在這一領域的龍頭。2007年,在博賽的主導下,高鋁熟料一年內兩次提價,全球鋁礬土熟料由160美元/噸漲至400美元/噸。
在對企業的精細管理上,博賽也有自己的“獨門秘笈”。
如,當地工人有我行我素的特點,在開采礦山時不愛惜設備,歐邁礦業就曾因此吃大虧。昂貴的美制裝備遠遠未到使用壽命,就因人為操作不當而損壞;博賽吸取了教訓,從國內采購相對便宜的中國裝備,并從國內請來維修人員,盡最大努力修好了受損設備。
又如,歐邁礦業對當地員工實行粗放管理,賞罰不明,一些工人養成了懶散作風,勞動生產率極為低下;博賽卻按照技術工種,給員工分為大工頭、小工頭、班組長三個級別,每個級別又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員工憑技能和業績在九個檔次中進退,并由此獲得不同的待遇和權利,此舉大幅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在市場上,掌握話語權,大幅提價;在成本控制上,精細管理,減少浪費。一年后,新生的圭亞那高鋁熟料工廠,便由虧損1500萬美元,實現稅前利潤2000萬美元!
目睹博賽“化腐朽為神奇”的高超能力,圭亞那政府下定決心,將更多的資源交給博賽開采。
2012年3月,圭亞那政府將林登13號礦區的7000萬噸鋁土礦資源劃給博賽,此舉不但將鞏固博賽全球高鋁熟料行業冠軍地位,還將為博賽國內項目提供豐富資源儲備。
喜訊再次讓博賽感到歡欣鼓舞。
這是因為我國的主要鋁土礦進口國印尼,已確定從2014年起開始,禁止包括鋁土礦在內的金屬礦石出口。這使許多鋁業企業不得不分散鋁土礦的進口來源,甚至迫使企業到海外去找礦。而在其它企業為礦源犯愁時,博賽卻在圭亞那找到了新的資源,使其沖擊更多行業冠軍成為了可能。
善待工人+回饋社會
做慈善企業令博賽贏得當地人尊重
博賽的大名,在圭亞那可謂無人不曉。
不僅因為博賽是當地投資最大的外資企業,在年銷售收入上,也與一家蔗糖企業和金礦企業并駕齊驅,位列圭亞那全國三強。
還因為博賽是當地企業中,與員工的關系相處得最融洽,回饋社會的行動最多。
“林登地處圭亞那內陸,是一座因礦而生的城市。這里儲藏和出產圭亞那85%以上的鋁土礦,資源總量接近10億噸。”擔任了11年林登市市長的高登對林登的情況十分了解。
林登市的2萬居民中,有10%的人,從事與鋁土礦有關的工作,考慮到當地“一人工作,養活全家”的習俗,可以說一半以上的林登居民依靠鋁土礦來養活。
博賽對員工也毫不吝嗇,800名當地員工,每年的工資支出高達700萬美元,員工人均收入為875美元/月,不僅比當地120美元/月的人均收入高出7倍有余,還遠遠超過了當地警察、教師等職業的平均收入,以至于出現了當地警員“削尖腦袋”想進博賽當保安,當地教師頻頻投送簡歷愿來博賽做文員的情況。
除了善待員工,如何與當地人打交道,也是一門學問。
2006年9月20日,6名持槍歹徒闖入距圭亞那首都喬治敦約30公里的一中資企業駐地,實施搶劫,引發中國外交部高度關注,并發布預警,提醒在圭的中資企業和中國公民提高安全意識。
花錢雇保安,購買槍支,是治標之法;博賽希望的是治本,要與當地人修好。
在接手工廠當年,博賽并不寬裕,但還是勒緊褲帶,拿出20萬美元,資助每年一度的林登狂歡節,并承諾博賽入駐林登后,每年都會出錢、出力,為當地做至少一件實事。
事實上,博賽不僅兌現了承諾,在逐步實現盈利后,也更為頻繁回饋當地。
2008年,投資120萬美元為當地修建了一條長約1公里的高速公路,被命名為“博賽大道”;2009年,博賽成立獎學基金,凡是當地學生,考上公立大學都可獲得1000美金的助學獎勵;2010年,向當地政府捐贈一輛“移動警察崗哨車”和一輛垃圾清潔車;2011年,向當地醫院和學校捐贈了一批我國產的電視機和電冰箱等物品;2012年,博賽再投資700萬美元,為工廠煙囪安置除塵設備,根治困擾了當地居民近半個世紀的粉塵污染問題。
如今,越來越多的圭亞那人認同,他們的命運,已與一家來自中國重慶的企業融合到了一起。
人物訪談
圭亞那總理塞繆爾·海因茲談博賽印象
會賺錢 有眼光 負責任
會賺錢
“博賽讓我們嘗到
久違的甜頭”
會賺錢,是塞繆爾·海因茲給予博賽和中國企業的第一個褒獎。拿他的話說,雖然圭亞那盛產香甜的甘蔗,但他們對鋁土礦的記憶,卻是苦澀的。
圭亞那盛產耐火鋁礬土,上世紀70年代,耐火鋁礬土出口量曾占全球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但之后隨著中國、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等國鋁礬土產業的興起,圭亞那耐火鋁礬土的全球市場份額一降再降,目前僅存8%左右。
更為難堪的是,國際價格戰令原本賺錢的耐火鋁礬土,成為虧本產業,當地的最大的耐火鋁礬土工廠走馬燈似的變換主人,已連續10多年沒有贏利記錄。
“美國、加拿大、圭亞那的企業都無能為力,在2006年拍賣工廠之初,我原本已對工廠賺錢不抱希望,但來自中國重慶的博賽令這里發生了不可思議的逆轉。”塞繆爾·海因茲說。
塞繆爾·海因茲所指的“不可思議的逆轉”,是指博賽僅僅用兩年時間就讓瀕臨破產的工廠走上正軌,第三年便扭虧為盈。
博賽掌舵工廠后,截至目前已賺到2000多萬美元的凈利潤,圭亞那政府持有工廠30%的股份,已拿到近800萬美元的紅利。
有眼光
“圭亞那鋁礬土馬上要 打翻身仗”
說博賽有眼光,塞繆爾·海因茲語氣肯定,因為他十分專業。
塞繆爾·海因茲總理擁有化學工程學士學位,曾在這家圭亞那最大的耐火鋁礬土工廠工作25年,從基層崗位一直晉升到產品質量研發部部長。憑借對行業和工廠的了解,塞繆爾·海因茲給我們分析了耐火鋁礬土產業的未來。
塞繆爾·海因茲認為,隨著其他國家對鋁礬土資源的控制,以及人力成本的上升,圭亞那鋁礬土已逐漸找回了之前的優勢,憑借全球數一數二的耐火鋁礬土礦品質,圭亞那完全有潛力重振昔日雄風。
“博賽在這個時候接手圭亞那最大耐火鋁礬土工廠,可謂正當其時。”塞繆爾·海因茲稱贊博賽很有眼光。
他表示,以前博賽在中國生產并出口耐火鋁礬土,曾是圭亞那耐火鋁礬土出口的競爭對手。但現在,競爭對手已成為攜手合作的朋友,有了得力的合作伙伴,圭亞那的耐火鋁礬土不但可以很快“收復失地”,還可“攻占”更多的海外市場。
負責任
“協助政府解決棘手民生難題”
負責任,這三個字,是塞繆爾·海因茲對博賽協助圭亞那政府解決民生問題的切身感受。
此次接受我們采訪時,這位關心子民的總理,好幾次就林登的環境保護和電力供應等問題,向同行的博賽負責人征求意見。
林登市,圭亞那第二大城市,博賽的耐火鋁礬土礦廠,以及鋁礬土礦山都在這座城市。
由于生產全國85%的鋁礬土,這里是圭亞那最為重要的礦業中心,整個城市也圍繞礦廠來運轉,幾乎所有的公路、學校、醫院都由礦或因礦廠而建,這不但是當地的經濟問題,也直接牽連當地的社會問題、民生問題。
塞繆爾·海因茲表示,博賽接手當地礦廠之前,由于礦廠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對于治理生產耐火鋁礬土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污染,一直是應付了事,引起當地居民的極大不滿。博賽接手后,立即承諾解決粉塵污染問題,并投入700萬美元,采購兩臺大型收塵設備,以根治粉塵污染,說明博賽是一個負責任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