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泛夾江產區都以專業生產內墻瓷片而見長,生產拋光磚的優勢并不明顯,拋光磚只是為了更好的搭配內墻瓷片而存在。然而隨著運輸成本和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泛夾江產區生產拋光磚的優勢逐漸消失,成為產區發展的“軟肋”,拋光磚生產線逐漸萎縮,產能不斷下滑。
從上半年整個泛夾江陶瓷產區生產情況來看,瓷片、拋光磚、仿古磚、外墻磚等常規產品產量都在下滑。其中拋光磚下滑幅度最大,仿古磚其次,瓷片和外墻相對比較穩定。
據了解,由于拋光磚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致使產區內部分陶瓷企業開始放棄生產拋光磚,轉向生產全拋釉或微晶石生產,拋光磚生產線不斷銳減。據有關部門調查統計,目前整個泛夾江產區內仍在繼續生產的拋光磚生產線不到30條,相比往年產能減少近40%。
與拋光磚相比,在這一市場嚴重蕭條時期,該產區的瓷片的生產卻要相對穩定很多。業內人士分析,這主要是因為整個產區陶瓷企業生產的瓷片無論是品質,還是花色、規格都非常優良,尤其是3D噴墨瓷片在整個行業內都是首屈一指,堪比廣東產品。這也是為什么廣東、江西、湖北等產區流入西南市場的產品均以地磚為主而瓷片稀少的原因。
夾江產區有數十家貼牌企業,記者也曾經拜訪過多位貼牌老板。據他們透露,他們品牌旗下的地磚多在廣東、江西、山東、湖北等產區企業貼牌,而瓷片都是選擇泛夾江產區陶瓷企業直接貼牌。“其實廣東新明珠生產的瓷片與泛夾江企業生產的優等品瓷片相比,根本不能辨別出好壞。”他們認為,夾江生產的瓷片之所以被誤認為品質差,其主要原因還是企業生產質檢不嚴,以次充好,斷送了夾江瓷片在業內的口碑。
截至目前,今年以來整個泛夾江產區還未有過新的瓷片生產線投產,僅有幾條正在籌建的生產線預計能于今年下半年投產。對此很多人就會有疑問,既然沒有新線,那么為什么瓷片的產量能保持穩定?其主要原因是瓷片生產線的產能在企業不斷整改后得到了巨大提升,現如今產區內瓷片生產線日產量能達到2.5~2.9萬平方米已達到十余條。
對于今年上半年泛夾江產區整體產量的下滑情況,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由于市場需求決定的,同時也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瓷磚市場十分蕭條,企業普遍出現庫存爆滿,資金短缺等難題,如果不企業不及時剎車降低產能回籠資金,一旦資金鏈斷裂,企業就會陷入危險境地,甚至面臨倒閉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