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污染重負輕裝前進
河北省鹿泉市經過治散治亂、上大壓小、調整水泥產業結構,去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33天。今年又啟動拆磨清倉、關停所有采石企業兩項行動,更是將落后傳統產業連根拔起,水泥產業實現綠色轉型。
淘汰落后產能動真格
鹿泉市有豐富優質的石灰巖資源,水泥生產企業最多時達166家,占縣域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
近10年來,鹿泉市經過治散治亂、上大壓小,先是把166家水泥熟料企業調整到90家,2007~2009年,又把90家企業調整為3家,后來經過資產重組,3家變成兩家。
“鹿泉之所以能夠把166家水泥企業砍到兩家,順利淘汰水泥落后產能,是因為這些年國家不斷強化節能減排,鹿泉進入河北省節能減排‘雙三十’行列。這種大形勢堅定了鹿泉市淘汰落后產能的決心,在一次次的淘汰行動中,干部群眾和企業主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深刻變化。”鹿泉市市長周永會說。
水泥產業脫胎換骨
水泥粉磨是水泥生產的最后階段,就是將水泥熟料加入混合材料,產出成品水泥。從長遠看,小而散的水泥粉磨企業被淘汰是早晚的事。這幾年,許多企業主認識到這一點,紛紛投身種植、養殖乃至新型工業。
長緣水泥廠的老板王平文前兩年就進入乳業生產。與長緣水泥廠一墻之隔的企業,原來是一個生產了10多年的水泥廠。去年6月,老板張雙琴主動拆除6臺水泥磨機,完全退出水泥行業。現在的張雙琴,是石家莊瑞達焊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他于2004年就與國家鋼鐵總院專家合作,生產新型焊接材料。
談起自己的選擇,張雙琴說:“轉型是大勢所趨,雖然轉型不容易,但還是要主動轉、早點轉,早轉早受益。”
國家規定各地要在2012年12月底前淘汰直徑3米以下的水泥磨機,鹿泉自加壓力,提前半年實現這一目標。這一次不再給企業留后路,要求企業拆磨清倉,推平廠房。騰出的土地,鹿泉市準備集中規劃新的產業聚集區,原來的業主可用資金、土地入股。
“淘汰了水泥粉磨,鹿泉的水泥產業可以說是真正脫胎換骨,升級轉型。”鹿泉市環保局局長賈秀忠告訴記者,目前鹿泉保留的曲寨、金隅鼎鑫兩家大型水泥企業,都采用新型生產工藝,節能減排指標均居國內同行業前列。
一業獨大轉向五業并進
“雖然現在兩大水泥巨頭熟料產能比原有90家企業時減少了200萬噸,但效益卻比以前大幅提高。”周永會介紹說,2011年這兩家企業提供的稅收達2.7億元,是調整前的2.3倍。這幾年水泥行業稅收占鹿泉財政收入的比例逐漸下降,去年只占12%左右,而休閑產業、電子信息、裝備制造、輕工食品的稅收貢獻越來越多。鹿泉的經濟擺脫了一業獨大的局面,轉向五業并進。
目前,休閑產業已吸引39個休閑和總部經濟項目,總投資達700多億元。電子信息產業聚集了同輝、遠東哈里斯等30家高新技術企業,形成半導體照明、新型太陽能電池和衛星導航運營三大產業鏈。裝備制造有三一重工、中友機電等項目。輕工食品業有君樂寶乳業、珠江啤酒、匯源果汁等41家企業。去年,加上以水泥為代表的新型建材,五大產業稅收占財政收入的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