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至7月份,醴陵市完成外貿出口總額5.1億美元,增長14.8%,海關直接出口1.68億美元,增長15.71%,出口收匯2.14億美元,增長26.68%,其中日用陶瓷占66.39%、電瓷占17.53%,兩類產品總和超過八成,成為醴陵市出口最大的產業。
據了解,2012年1至7月新批自營進出口企業12家,截至7月底,全市擁有自營進出口企業189家。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1至7月直接出口額在3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有16家,出口額排名前十的企業中七家為日用陶企,兩家電瓷企業。依次為:華聯瓷業、華鑫(電瓷)、恒茂(電子)、泰鑫瓷業、陶潤、華聯溢百利瓷業、高峰陶瓷、港鵬瓷業、高強(電瓷)、泉湘陶瓷。其中華聯瓷業出口額超過3000萬美元,華鑫出口額突破了1000萬美元。
外貿企業品牌意識不斷加強
在今年“湖南省國際知名品牌”認定會上,醴陵市有三家日用陶瓷品牌榜上有名,順利通過評審,分別是醴陵市泉湖企業總公司的“QUAN HU”、 湖南高峰陶瓷制造有限公司的“GoldFine”和醴陵市瑞祥瓷業有限公司的“RXW”,通過加強品牌建設,不斷提升醴陵市產品的國際知名度,有利于企業更好地在海外市場開疆拓土。
為促進醴陵市廣交會參展水平的提高和參展企業結構的優化,幫助出口企業順利取得品牌展位參展資格,上半年,醴陵市商務局外貿工作人員下企業宣講、部署品牌展位申報工作,組織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申報。目前,品牌企業評審工作已經結束。醴陵市華聯瓷業、港鵬實業、泉湘陶瓷等九家出口企業順利取得品牌展位,占湖南品牌展位企業總數的39%(湖南省品牌展位企業總數為23家),其中,仙鳳瓷業、泉湖企業和豐德利瓷業三家出口企業首次獲得品牌展位。
下半年醴陵日用瓷將面對的挑戰
歐洲債務危機日趨嚴重,影響全球消費市場及其購買力。日用瓷出口在上半年廣交會當中,來自歐盟采購商的訂單額已經有所下降,且壓價現象日趨嚴重,再加上企業反映部分采購商受危機影響,無法按時甚至難以支付尾款,陶瓷企業經營困難加劇。
反傾銷調查導致日用瓷出口受限。2月16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宣布對中國出口至歐盟的陶瓷餐具及廚房用具發起反傾銷調查,一旦傾銷認定成立,就要對中國出口至歐盟的日用瓷征收高額反傾銷稅,將從歐盟市場上擠走大部分醴陵市日用瓷出口企業。
面臨產業發展瓶頸導致企業利潤下降,影響出口。對于醴陵大多數中小型企業而言,突破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瓶頸已經成為最迫切的需求。據相關調研了解,一是企業勞動力成本呈20%—30%的大幅上漲趨勢,同時又面臨通貨膨脹所帶來的物流、水電氣成本上漲,加上融資困難等因素影響,造成企業資金鏈緊張,難以擴大生產;二是為了保證企業營運,部分企業繼續采用以價格優勢換取出口總量,甚至不惜以價格戰獲取外貿客戶的做法使得行業整體的利潤空間難以維持;三是由于勞動密集型產業步入門檻低、技術革新慢,致使企業未能繼續發揮陶瓷的傳統產業優勢,企業發展內動力不足。
出口建議
針對未來一段時間的出口預期和國際市場形勢,目前醴陵市的出口仍然不容樂觀,為了更好地開拓出口市場,保持穩定增長,未來醴陵市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相應的工作。
一是仍應積極發展醴陵市傳統出口產業,通過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文化創新等方式進一步提升產業內部價值,提高產品競爭力。
二是積極推行創新與高新技術引進相結合的策略,加強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扶持力度,在吸收轉化引進高新技術的同時,加大自主研發力度,生產附加值高、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擁有自主的知識產權和品牌。
三是依托醴陵地域的公路和鐵道資源,充分利用國家扶持政策,優化物流渠道,夯實外貿基礎建設,拓展外貿新通道。
四是著力引導出口商品、出口市場多元化建設。繼續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會展活動,加大出口推銷力度,幫助企業拓展網上貿易;指導企業及時調整出口市場結構,在縱深發展歐、美、日等主要市場的同時,大力開拓東南亞、拉美、非洲、中東及東歐市場。
五是全力打造貿易便利化平臺。強化財稅、商務、海關、商檢、金融等部門協作,協調促進外貿發展的平臺,理順進出口環節,提高通關效率,為外貿企業解決一些實實在在的困難,努力為企業開展對外貿易創造便利化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