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世界認識到中國崛起的建陶力量,打造出具有相當國際影響力的建陶品牌,8月17日晚,由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與佛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聯合主辦、廣東鷹牌陶瓷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鷹牌陶瓷”)承辦的“從中國制造到世界品牌暨中國建陶國際化品牌發展之道”的論壇在鷹牌陶瓷壹號館舉行。
本次論壇活動緊扣當前國際建陶行業的發展形勢,通過多方專家和企業人士思想的激情碰撞,共同探討交流我國建陶品牌國際化發展的思路和對策。同時,作為本次論壇的承辦方,鷹牌陶瓷今年將連續第15年代表中國陶瓷企業參加博洛尼亞陶瓷展,通過其多年來成功的國際化品牌運營經驗,為我國建陶品牌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科學的發展樣本。
鷹牌經驗助推產業國際化發展
我國建陶產業國際化發展作為長期以來備受關注的話題,當晚的論壇活動也吸引了眾多政府人士和業界專家前來參加。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秘書長繆斌,佛山市副市長宋德平,佛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李堅,佛山市禪城區經濟促進局黨組成員兼紀檢組長謝應光,佛山市禪城區石灣鎮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黃建文、辦事處主任余乾波、黨委委員郭國權、副主任張立新,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陳帆,廣東陶瓷協會秘書長陳振廣,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會長戴一民、秘書長尹虹,中國室內設計師協會佛山分會會長溫少安,陶城報社管委會主任、總編輯李新良,廣東科達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邊程,廣東鷹牌陶瓷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林偉、副總裁陳賢偉等嘉賓,以及部分企業代表、鷹牌陶瓷經銷商、媒體代表等共400余人參加了當晚的論壇活動。
當晚的論壇活動由佛山市知名學者龍建剛主持,李堅為本次論壇致辭。他表示,建陶是佛山經濟不可缺少的部分,一直是佛山對外的經濟名片,不論是鷹牌還是其他陶瓷企業,都應該大力推進“中國制造”,讓中國制造變成世界名牌。
隨后,繆斌就中國建筑衛生陶瓷行業目前的形式作了發言,同時還就中國建陶企業如何做好國際化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認為,中國建陶企業國際化之路大致分為技術產品引進吸收、產品技術“引進來,走出去”、國際并購與海外建廠三個階段,要想在國際化的道路中走得更穩,還需要企業在硬件和軟件方面有所提升,同時加強品牌、網絡渠道、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鷹牌陶瓷作為代表中國連續14年參加博洛尼亞展的建陶企業,率先開啟了中國建陶企業的國際化之路,在世界建陶業中獲得了較高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鷹牌陶瓷成功的國際化運作經驗也為我國建陶企業勾勒出國際化發展的軌跡。
在當晚的論壇中,林偉作了主題為“鷹牌國際化的實踐與思考”的演講。他通過對中國建陶國際化歷程的回顧到鷹牌邁向國際化之路的實踐,他以鷹牌38年的凌云征途和14年參加博洛尼亞展的成功經驗,向業界詮釋了鷹牌陶瓷成為中國建陶企業中國際化發展標兵的奧秘。同時,他還指出中國建陶產業要想在國際化的道路中一帆風順,必須擺脫拼產量、拼性價比的老路線,更加重視國際品牌的高度,創新營銷方式,提高產品附加值,實施差異化的產品策略,走符合綠色、科技、人文的科學化發展路線。
中國制造需要世界品牌
隨著世界制造業中心向中國轉移,中國正成為世界工廠,“中國制造”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不過,中國制造業處于價值鏈末端的弊端,產值的大部分利潤都被國外的品牌企業所獲得,要想擺脫替人做嫁衣裳的局面,唯有走國際化路線,打造中國自己的世界品牌,才能讓民族產業真正得到提升。
在當晚的論壇論道環節中,陳帆、尹虹、溫少安、林偉、邊程五位嘉賓就我國建陶產業的國際化之路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與交流。對于我國陶企走國際化的標準,嘉賓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林偉和邊程都認為,一個企業在世界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應該是檢驗該品牌是否是一個國際化品牌的重要標準。林偉還特別強調,品牌的國際化應該有國際的市場和按照國際的規則來辦,還必須能夠得到全世界消費者的認可。陳帆指出,國際化首先要產業政策與國際接軌,才能談得上品牌的國際化。尹虹補充表示,品牌的國際化還需要環境保護、資本運作等方面與國際接軌。作為一名設計師,溫少安則從設計師的角度來認識國際化的概念,他表示,品牌的國際化應該能夠傳播美學,帶來藝術,所以國際化的品牌應該要達到更深層次、有文化內涵、有審美標準的要求。
在國際化進程中的成功經驗不但讓鷹牌在國際市場中享有至高的聲譽,也讓鷹牌在市場開拓和產業發展中有了更多的思考。對于國際化發展的必要性,林偉表示:“實現我國建陶產業的國際化不是一家企業的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只要實現建陶產業的國際化,我國的陶瓷產業的發展空間和市場空間將越來越大。同時,打造國際化的品牌,品牌和產品的附加值將得到極大的提升,同時將對產業的良性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陶瓷展會
今年將是鷹牌陶瓷第15次參加博洛尼亞展,在論壇中,林偉也與眾人分享了鷹牌陶瓷代表中國企業參加博洛尼亞展的經驗和鷹牌陶瓷的國際化發展規劃。針對業界期待中國打造陶瓷行業的高端展會的需求,嘉賓對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邊程在發言中表示,在陶瓷機械類的展會中,以前意大利里米尼國際陶瓷工業展是全世界知名度最高、展會面積最大的展會,但是隨著中國陶瓷機械力量的崛起,產業的中心已經東移,里米尼國際陶瓷工業展也開始逐漸縮水,今年的展位面積只有7萬平方米,而我國今年舉行的廣州陶瓷工業展展會面積就達到了近7萬平方米,與里米尼陶瓷展展會規模旗鼓相當。同時,他還希望在建陶產業中,中國也能打造一個頂尖的陶瓷展會。
對于眾多陶瓷人希望在中國舉辦具有國際影響力陶瓷展的心愿,尹虹也認為現在中國的建陶產業有能力、也應該舉辦這樣的展會。他表示,目前很多產區都在舉辦展會,這樣不利于中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展會,整個陶瓷界應該團結起來,尋找一個中間城市,共同來打造中國的“博洛尼亞展”。
林偉也對在中國舉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陶瓷展會充滿了期待,他非常希望國外的品牌和企業來到中國參加展會,這將對我國的陶瓷產業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他也認為中國建陶產業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在技術和產品實力方面能夠與歐洲陶瓷強國相抗衡,更利于行業進步。
拋光磚在國際市場優勢明顯
在論壇上,眾位嘉賓經過討論后一致認為:中國陶企要走國際化的道路,必須實現產業的國際化,與國際發展接軌。陳帆認為:“產業的國際化首先就要從產品的國際化開始,我非常反對中國陶瓷企業發展拋光磚這一類產品,因為每平方米拋光磚在拋光中要消耗2度電,并且還要產生廢水和廢渣,這都是極大的浪費。”
不過,作為拋光磚生產大國,我國有著世界領先的拋光磚生產技術,在國際市場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鷹牌陶瓷的拋光磚也為鷹牌陶瓷贏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甚至有國外的企業和行業人士對于鷹牌陶瓷的拋光磚有著“世界拋光磚看中國,中國拋光磚看鷹牌”的美譽。
針對于陳帆認為中國企業不應該發展拋光磚的觀點,林偉認為,作為一個制造型的企業,對于一個產品的發展應該從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方面來看。拋光磚在中國市場甚至是世界市場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所以發展拋光磚有著很好的經濟效益。對于拋光磚所造成的能耗、污染等,可以通過使用新技術、新設備、投入資金進行治理等積極的手段來進行解決。只要通過各種手段降低了拋光磚的能耗,解決了污染問題,拋光磚的發展還是有著積極的社會效益的。
不過,雖然從學術和環保層面上陳帆對于發展拋光磚持否定態度,但是對于鷹牌陶瓷38年來的國際化發展路徑,陳帆還是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他認為,鷹牌陶瓷在中國建筑衛生陶瓷持續發展的進程中起著一種承前啟后、非常特殊的作用,也為中國建陶產業的現代化進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鷹牌陶瓷作為中國建陶產業走向現代化和國際化的策源地,為我國陶企在產品創新、資本運作、機制轉變、國際化發展等方面作出了良好的榜樣作用,影響著中國二三十年建陶業的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