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一早,浙江電力公司營銷部計量處工作人員王偉峰剛到辦公室,就迫不及待地進入營銷業務應用系統,查看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進展情況。不出他所料,系統顯示,浙江電力公司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覆蓋用戶已經突破1000萬,安裝的采集終端數量達137萬余臺。其中,浙江湖州市已覆蓋至所有電力用戶,金華、臺州、麗水、衢州和舟山5市則已覆蓋至所有城區用戶。
王偉峰表示,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已滲透浙江公司日常營銷工作的角角落落,成為優質服務必不可少的技術支撐。實際上,早在2002年,浙江電力公司就試點建設用電現場服務與管理系統,探索用電信息智能管理。至2011年底,浙江公司完成全省1200余專線用戶、2.1萬條配電線路數據的接入,實現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在全省21萬余專變用戶的全覆蓋、全采集。
2012年,在城區集中裝表用戶中全面推廣II型集中器的基礎上,浙江公司又在農村地區分散用戶中開展多種通訊方式的試點,并首創了采集終端自動調試技術,使載波采集的安裝維護模式發生了徹底變化。應用該技術后,安裝施工人員只要完成設備接線,系統就能自動生成集中器-采集器-用戶之間的對應關系,無需復雜的調試工作。在電能表更換、臺區割接等業務過程中,系統則自動更新逐級對應關系。引入通訊路徑自動優化搜索技術,則將傳統的“串臺區”問題轉化為多路由備用,大幅提高了采集可靠性。據不完全統計,這項技術的應用,使得浙江公司在采集終端安裝期可減少臺區調查和調試時間300人·日/1萬戶,運行期每年減少輪換調試時間20人·日/1萬戶,還避免了現場調試工作差錯,杜絕了抄表數據錯誤引發的服務風險,采集成功率較傳統載波模式顯著提高,有效減少手工補抄工作量。
除了加快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浙江電力公司還狠抓系統實用化,以應用推動建設和運維,充分發揮系統效益。依托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基于用電信息“全覆蓋、全采集、全費控”,結合“大營銷”體系建設中組織機構變革和業務流程優化,浙江公司今年率先實施“集抄集收”模式,實現了“集中遠程抄表、集中智能核算、集中統一收費、集中專業運維”的電費抄核收業務模式變革。截至7月29日,浙江公司已完成全省11個地市“集抄集收”模式的上線工作,全省累計有930萬電力用戶的用電信息實現遠程化、自動化采集。
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每天采集大量負荷數據和抄表數據,從而具備了對計量裝置在線檢測的能力。浙江公司開發了電壓缺相、電流缺相、錯接線等18種分析功能,編寫并發布了一場處理手冊,對異常處理情況進行了強有力的管控。以2012年7月份為例,浙江公司利用計量異常告警功能補回電量283.39萬千瓦時,查獲竊電1起、竊電電量21.32萬千瓦時。
此外,用戶臺區對應關系歷來是營銷管理的一大難點。浙江電力公司提出了臺區線損正確可算率的綜合管理指標,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過程中,同步開展用戶臺區資料的核查,對各單位的用戶臺區對應關系正確性進行監督,確保建成一片,更正一片。
王偉峰表示,下一步,浙江電力公司將進一步加快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進度,爭取在今年年內實現浙江全省所有城區用戶的采集系統全覆蓋,讓越來越多的電力用戶體會智能用電帶來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