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年12月10日,盂縣縣城二級以上天氣達185天,比去年增加23天,這是以煤炭為主導產業的盂縣十多年來第一次出現的空氣質量,是盂縣貫徹科學發展觀,不惜壯士斷腕抓環保帶來的效應。
該縣從今年開始,實行優勝劣汰,犧牲局部利益和暫時利益,大力度治理污染,拆除2.85米焦爐2座、硅鐵廠一座;關閉了5家選礦廠、6家洗砂廠;充填私挖亂采坑點390個;取締非法集煤站72個;推倒耐火、礬石倒焰窯221座、拔掉煙囪57根,礬石豎窯133座,影響產值1個多億。
與此同時,該縣采取“堵與疏”結合、“放與壓”結合、“防與治”結合,“源頭控制與未端控制”結合,把保護環境作為改變工業結構,實現產品升級換代的重要手段,通過淘汰一批、關停拆除一批、治理一批、優化一批,逐步由傳統的高耗能的生產方式向節能、生態生產方式轉變,引導企業向清潔生產方向發展。比如西小坪耐火材料公司投資1億多元先后完成了由燃煤煤氣到天然氣的工藝改造,一批具有生態效益的產業正在興起,綠色GDP的份額大幅度提高,以煤為主導產業的格局正在發生著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