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 高反射率陶瓷腔體的制備方法
公開(告)號: CN1830890
申請(專利)號: 200610066448.9
發明(設計)人: 李 強;姜夢華;丁小艇
(申請)專利權(人): 北京工業大學
內容:(摘要)本發明屬大功率固體激光器領域。現有陶瓷腔體一次成型,且釉層不含氧化釤,反射率90%,電光轉換效率3%,且使輸出功率受到限制。本發明步驟:制備90~110nm的氧化鋁粉,用乙醇或乙醚拌成泥狀,鋪平模具內,每次鋪設的厚度為0.8mm-1.2mm,每鋪完一層均經預處理,即對氧化鋁粉末加溫加壓,壓力600-1200kg,溫度500 -800℃,持續時間6-10小時,總厚度為12mm-16mm完成氧化鋁腔體的成形;燒結;腔體表面加工至粗糙度小于0.1mm;退火;表面上釉,釉層材料為硫酸鋇并摻氧化釤,氧化釤重量百分比為1.0-1.5 %,制備90~100nm的硫酸鋇和氧化釤粉末,將兩者混合并拌成稀泥狀刷于腔體表面,厚度為0.1~0.2mm,燒結。本發明使得陶瓷腔體致密性好,泵浦均勻性好、反射率高,泵浦光轉換效率高。
主權項:一種高反射率陶瓷腔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制備粉體直徑為90~110nm的氧化鋁粉末,用乙醇或乙醚將氧化鋁粉末拌成泥狀,均勻鋪平于已設計好的陶瓷腔體模具內,每次鋪設的厚度為0.8mm-1.2mm,每鋪完一層,均經預處理,即對氧化鋁粉末加溫加壓,壓力范圍為600-1200kg,溫度范圍500- 800℃,持續時間6-10小時,鋪設總厚度為12mm-16mm完成氧化鋁腔體的成形; 第二步,對成形的氧化鋁腔體進行燒結; 第三步,氧化鋁陶瓷腔體腔體表面在磨床上對陶瓷腔體表面進行加工,表面粗糙度小于0.1mm; 第四步,表面加工后的氧化鋁陶瓷腔體進行退火處理; 第五步,氧化鋁陶瓷腔體表面上釉,釉層材料為硫酸鋇并摻氧化釤,氧化釤重量百分比為1.0-1.5%,制備粉體直徑為90~100nm的硫酸鋇粉末和氧化釤粉末,用乙醇或乙醚將兩者混合并拌成稀泥狀,均勻刷于氧化鋁陶瓷腔體表面,厚度為0.1~0.2mm,置于燒結爐內燒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