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技術先行。目前,擺在清遠陶企面前的迫切任務,是完成生產環節的技術升級。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清遠目前正在主推天然氣作為陶企生產的燃料,從源頭上減少陶企生產過程中的污染。陶企的“煤改氣”之路必要性在哪里?存在哪些困難?本期報道關注陶企的技術升級之路。
水煤氣代替油雖有進步 但仍有污染
記者與清遠多名政界、坊間人士交流,對于陶瓷企業,他們的印象是污染大、能耗高。以源潭陶瓷工業城為例,源潭陶瓷起步于2002年,到目前已建成陶瓷生產線達90多條,但其中一部分生產線建成時間較早,使用的還是相對落后的生產技術。
據清城區科技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早在陶瓷企業進駐清遠之初,陶企燒制使用的燃料是油等初級燃料,由于燃料中含有硫,燃燒過程中產生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粉塵通過煙囪排出,污染較大。最近幾年,通過煤轉氣技術,經過去硫等技術處理,將煤轉化氣態燃料,污染已經大大降低。
但燃料煤經過一道工序處理后生產成本也有所增加,源潭一著名陶企負責人表示,僅煤轉成水煤氣的裝置,該廠就投入了幾千萬元。
“使用水煤氣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差不多已有10年。”談起當時為何由油改成水煤氣,該負責人表示,“并非因為環保的壓力,而是當時有一個背景,就是油價升得很快,企業已經用不起油了。”陶企便紛紛尋找替代能源,通過煤轉成水煤氣的技術,污染有所降低,成本比起燒油也降了不少。
“煤改氣”或為陶瓷業帶來 第二次能源革命
據了解,目前,源潭陶瓷行使用的燃料絕大部分是水煤氣,但水煤氣的初級原料還是煤,生產過程中還是會產生酚水、硫化物等有害物質,環保壓力還是很大。“燃料部分導致的污染是陶企最大的污染源。”清城區科技部門人士表示,解決了燃料問題,環保問題就迎刃而解。
一場自上而下發起的“節能減排”政策倒逼陶企對燃料進行升級替換。去年,工信部正式印發《建材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及其水泥、陶瓷等5個建材子行業的“十二五”發展規劃。根據《建筑衛生陶瓷工業的“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全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20%。
“全國各大建陶集聚的地方,當地政府都在力推天然氣作為陶企的生產燃料。”清遠陶瓷行業商會一名負責人表示,“天然氣作為燃料,是大勢所趨,相比較使用‘水煤氣’,使用天然氣可以說是一次能源革命。”
據清遠市環保部門工作人員介紹,使用天然氣,主要污染源硫化物、氮化物及酚水排放的問題則會得到解決,節能減排的任務就會實現。
記者從清遠市經信局了解到,清遠市已經制定陶企生產能源升級成天然氣的時間表,清遠兩大陶瓷企業聚集園區——云龍陶瓷產業園(清新)和源潭陶瓷工業城內的陶瓷企業則需在2015年全部使用天然氣,2013年3月底前將有第一批試點陶企將生產線改造試用天然氣。
據了解,全國西氣東送工程的送氣管道剛好經過清遠,解決了氣源的問題,而清遠絕大部分陶企又聚集在兩大園區內,為集中供氣提供了方便。“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清遠陶企改燒天然氣具備了外部條件,只等企業的回應了。”該名經信局工作人員表示。
改裝及使用成本高 “煤改氣”或加速陶企洗牌
清潔的天然氣雖好,但使用的成本卻很高。記者與多名陶企老總交流,他們均表現出對天然氣高額使用成本的擔憂。源潭鎮政府科技辦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對一條生產線進行使用天然氣改造需要600多萬元費用,清遠市經信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剔除改造后企業不用支付的環保成本,如排污費、污水回收處理支出等,一條生產線改造成本大概在400萬左右。
除一次性改造成本外,企業老板們對天然氣供氣的穩定性、氣價等因素也有所顧慮。“我們會擔心氣價過高,或者氣價不停改變,這對企業的生產成本影響很大。”一名不愿具名的企業老板表示。
“使用天然氣會在短期內削弱清遠陶瓷的成本競爭優勢。”廣東家美陶瓷總經辦主任王翔曾對媒體表示,“燃料成本攤到每片瓷磚上,可不是個小數目。”家美陶瓷窯爐轉用天然氣后,燃料成本將猛增30%以上,生產每平方米瓷磚要多出三四元成本。源潭一家陶瓷企業老板表示,如果按一家每年生產1000萬平方米的陶企計算,使用天然氣成本每年增加近4000萬,這家陶企一年的利潤也就這么多,甚至還達不到。
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清遠目前已有若干家知名陶企準備進行“煤改氣”改造。“首先改造的都是有實力的企業。”源潭一知名陶企老板表示,“煤改氣是趨勢,晚改不如早改,但需要大量資金支持。”
一些沒有現金流、盈利能力差的陶企將面臨困境。清遠陶瓷行業商業前任會長劉凌空接受采訪時表示,陶瓷企業轉型升級是需要品牌實力來支撐的,清遠實施煤改氣將促使一些小企業自然淘汰,會加速陶瓷行業的洗牌過程。
推動“煤改氣” 需政府“放水養魚”
清遠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清遠倒逼建筑陶瓷企業轉型升級,使用天然氣實現清潔生產,并不是想逼走這些企業,而是逼陶企向高附加值、品牌化、環保高效的方向走。
記者了解到,針對陶企“煤改氣”面臨的成本壓力,市相關部門根據“煤改氣”的時間表,已經在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清遠市政府也出面協調保證西氣東送供氣的穩定性,在氣價上,對“煤改氣”陶企用氣進行一定的補貼,盡量減少“煤改氣”對企業生產運營產生的影響。
清遠源潭一陶瓷企業負責人表示:“政府的優惠政策是鼓勵陶企盡快‘煤改氣’,其實,用天然氣比使用水煤氣方便,陶企不用再將煤轉成氣,但涉及到不菲的使用成本,政府在推進的過程中可多使用利益引導,‘放水養魚’,多向企業讓利,幫助企業順利完成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