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大汛,暴雨連連。瀑布溝黑馬營地對外交通的唯一通道——修建于陡峭山體上的庫區右高線I段甘烏公路,多次遭泥石流肆虐,險情頻發。為了確保檢修公司、公司黨校、瀑布溝建設分公司、庫壩中心等四家單位營地內160余人的正常工作生活,檢修公司與各單位一起,抗災搶險,打響黑馬“生命線”的保衛戰。
災害多,泥石流屢次發難
瀑布溝庫區右高線I段甘烏公路沿途山區巖層表面為第四系松散堆積層,山體非常不穩定,時常有石塊滾落。雖然沿路兩側已安裝了被動防護網進行保護,但松散的山體堆積層面對大暴雨的沖刷侵蝕時,顯得效果甚微。
4月29日,黑馬遭受今年首場暴雨襲擊,營地至瀑布溝電廠路段沿途共有10余處塌方,其中較大的塌方及山體泥石流達5處,累計塌方量達1000余立方米。
7月2日至7月3日,漢源縣普降大到暴雨,期間最大降雨量達106毫米,強降雨再次引發了黑馬部分地區洪澇和泥石流災害,“補給線”多處發生塌方,其中最為嚴重的是位于碼頭處的泥石流災害,約300立方米的山體泥石流直接將道路完全阻斷。
7月8日凌晨,連續強降雨三度來襲,“生命線”碼頭路段再次發生嚴重山體滑坡,阻斷的道路長度大約50米,最高堆積達4米,塌方量達2000余立方米,這是今年目前遭遇的最大一次泥石流。
解危難,最快速度集結
險情就是命令。面對一次次突發險情,檢修公司快速反應,積極與黑馬營地各單位協調,第一時間組織義務搶險隊,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冒雨奔赴一線。
早在剛入汛期,檢修公司就未雨綢繆,提前對負責的裝載機等工程搶險車輛進行了維護保養,組織駕駛員對專用車輛進行了駕駛演練,以確保緊急時刻開得出,用得上,起關鍵作用。
4月29日,接到險情通知的1個小時內,檢修公司道路保通搶險隊員即抵達現場;搶通的道路在當天夜里再次出現險情,檢修公司搶險人員在第二天早上6點再次集結,直奔“戰場”;7月3日,道路三度中斷,搶險人員得到命令后,立即趕赴現場,馬不停蹄地開展泥石流、碎石塊的清理工作。
保暢通,主動擔當作為
每個人都知道,這條路的特殊意義,因為它不僅是保障瀑深兩站設備安全運行的應急通道,是黑馬后勤的補給線,甚至可以說是營地近200名人員的“生命線”。
檢修公司作為目前在黑馬營的人數最多的單位,道路搶險自然責無旁貸,檢修搶險隊員更是沖鋒在前,奮勇爭先。在道路塌方搶通過程中,隊員連續鏖戰,不分彼此,檢修公司分管領導多次親臨現場,冒雨指揮。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檢修公司共組織7次搶險,出動人員30余人次,投入搶險車輛30臺次,累計清理泥石流達8500余方,有力地保障了“生命線”的暢通。
人心齊、泰山移。災害雖無法完全預知、預防,但是我們卻可以預謀、預判,可以精誠、團結,可以奮戰、攻堅。暴風雨一定會再來,但只要有搶險隊員的頑強堅守,定能確保黑馬“生命線”在“風雨”中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