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通過走訪發現,高安部分陶瓷企業已處于半停窯狀態。其中有部分企業趁著停窯停線這段時間加緊改裝和檢修設備,也有一些企業利用此次契機馬不停蹄的進行生產設備的升級換代,很多企業都在借機安裝噴墨打印機。一外墻陶企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停窯停線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例如冷淡的市場行情、雙搶季節勞動力不足、倉庫容量不足等。其中除了最重要的市場行情以外,倉庫容量不足也成為眾多陶瓷企業停線的另一重要原因。
一瓷片企業的負責人魏某向記者表示,目前高安產區所有企業都面臨著倉庫容量不足的問題。他告訴記者,目前高安產區倉庫容量最大的陶瓷企業應屬地處陶瓷產業基地的仁牌陶瓷,庫存容量大約能夠達到300萬箱,折算成產值也就將近3000多萬,仁牌陶瓷作為一個瓷片企業擁有如此庫存容量的倉庫,在整個泛高安產區可稱之為數一數二。其他企業一般也都只在100多萬箱,也有庫存容量只達到幾十萬箱的。魏某無奈的向記者表示,市場行情不好只是眾多企業停線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還有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倉庫容量太小,根本裝不下多少貨,如果倉庫容量夠大,即使在短時間內產品可能會出現囤積現象,那么有實力的企業就可以一直生產下去。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目前囤積的產品可以說是為每年都會出現的“金九銀十”的市場備貨。現在停線不生產,進入市場旺季之后,很多企業就會出現賣斷貨的現象。
一外墻企業負責人直接告訴記者,倉庫容量不足,曾經讓他們面臨了極其矛盾而又尷尬的局面。在2011年行業淡季的時候,他們企業也是因為銷售不暢和倉庫容量不足兩條生產線不得不選擇停掉一條。但是等到旺季一來他們的庫存很快就被消化,完全處于一種供不應求的狀態,就算開足兩條生產線也未能滿足強硬的市場需求。此負責人表示,當初若是倉庫能大一點,多備一點貨就不會出現這種矛盾而又尷尬的局面。“為了避免2011年的窘境再度上演,我們企業正在考慮改建擴大倉庫,另外最直接有效地是我們準備今年9月份將再點火一條生產線,以充分的準備來迎接‘金九銀十’的市場高峰。”該負責人表示。
記者也從其他企業負責人處了解到,倉庫容量不足的確為現在高安產區的一個普遍現象,也是很多企業停窯停線的重要原因。一家腰線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倉庫太小曾一度限制了他們滿負荷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