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工業協會10月31日透露說,國家發改委將于11月與大約18個省份的政府簽訂第二批鋼鐵淘汰落后產能“軍令狀”,從而開始新一輪的小鋼廠關停風暴。
鋼協沒有透露新一輪即將關停的小鋼廠的具體規模門檻,但表示,“總規模大約為1000萬噸。”
據本報了解,涉及的18個省市將包括天津、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和寧夏。此外,國家發改委還將單獨與寶鋼簽訂淘汰落后產能責任書。
國家發改委在今年4月和地方省市簽訂第一批關停和淘汰落后鋼鐵產能責任書,第一批為以河北、江蘇等為代表的10個省份。
上即將開始的第二批,中國關停和淘汰落后產能的地方省市達到28個,幾乎包括中國所有的主要鋼鐵省市。
中國鋼協當天發布的信息顯示,今年1-9月,納入統計的大中型鋼鐵企業總能耗16070.93萬噸標煤,同比增長11.2%,由于單位能耗下降,總能耗增幅比同期粗鋼產量增幅低6.41個百分點,但能源消耗總量仍然保持較高的增長。
中國鋼協評價說,大中型鋼鐵企業在節能減排上取得的進步較明顯,但一些地方小企業由于工藝裝備落后,能耗較高,污染嚴重。推進淘汰落后鋼鐵生產能力,已經成為全行業節能減排的重要任務。
根據相關方面的分析,中國鋼鐵行業總能耗占全國總能耗的14.71%,工業廢水排放量占工業排放總量的8.53%,工業粉塵排放量占工業排放總量的15.18%。
但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透露說,截至目前第一批剛剛完成了大約30%的計劃規模,這與小火電的關停工作進展有不小差距。鋼協負責人謹慎表示,“要完成任務有一定難度,還有許多具體工作要做。今年第四季度及今后一段時期,節能減排仍然是全行業面臨的艱巨任務”。
國家發改委計劃2007年全國將淘汰落后煉鐵能力3000萬噸,煉鋼能力3500萬噸。此前第一批簽訂責任書的10個地方省市淘汰落后煉鐵能力為2255萬噸、煉鋼能力2423萬噸,占到了我國落后產能的72%。
第二批簽定責任書的地方省市加入淘汰落后產能的行列后,2007年我國計劃淘汰的6500萬噸落后產能已經基本被全部納入責任書的范圍。
鋼協的上述負責人說,中國鋼鐵落后產能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一個有效的激勵機制。而目前鋼協正在為此展開調研,并為進一步推動淘汰落后產能向國家發改委提出具體建議。
國家發改委計劃,“十一五”期間,我國將淘汰約1億噸落后煉鐵產能。(經濟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