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中厚板材生產企業大面積虧損的嚴峻形勢下,中厚板公司4月份實現利潤1951萬元;噸鐵成本降低至2699元,明顯低于業內平均水平。
"轉變觀念、提高標準、挖掘潛力和強化基礎管理是我們實現盈利的關鍵。"該公司總經理劉鍵說。
顛覆傳統 凝心聚力降成本
面對市場需求過剩的嚴峻形勢,中厚板公司對成本的重視達到了空前的程度。以前,在生產經營管理考核中,成本的比重僅占40%,現在提高到了80%,成本成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該公司地處沿海,具有臨港、臨資源、臨市場的地緣優勢。在"成本第一"理念引領下,該公司把資源本地化優勢發揮到最大程度,瞄準波動頻繁的市場,時刻盯緊原料價格,全力降低庫存,規避跌價風險。主料庫存只保持兩天的量,輔料基本實現零庫存。
"我們及時掌握原料市場價格走向。經常是還差幾個小時就斷料,我們還在等待進料時機,通過及時采購低價位原料,我們一次就減少礦粉跌價損失24萬多元。"據產銷科科長鄭雙權介紹,為保證生產的連續性,該公司制定了緊急預案,隨時準備進行原料替換。由于采購部門對市場的準確研判,加上充分發揮了臨港、臨資源優勢,該公司始終保持了低價料供應。
提高標準 做就做到最好
"花每一分錢都要有回報。"該公司財務經營科副科長楊秀花如是說。該公司在技改立項費用控制方面改變了傳統做法,技改項目由點檢中心和財務經營科負責,制定費用預算臺帳,對項目效益情況進行追蹤,從項目實施的第一個月就開始考核申報單位所立項目的成本,對未達到預期效果的申報單位進行獎懲考核。這種做法既保護了各單位的技改積極性,又優化了投入與產出的比例關系。
該公司職工通過準確控制切頭切尾,優化煉鋼工藝、加強設備工藝點檢,應用新技術,優化加熱制度,恢復軋機層流冷卻及矯直機等設備功能,精準控制過程參數,有效減少了瓢曲、夾渣、波浪、結疤等表面質量缺陷。
提高軋鋼工序的負差率關鍵在調整輥縫間隙,而輥縫間隙的調整精度只有零點幾毫米,調整難度較大。職工們根據輥道間隙調整量和輥道磨損情況、使用周期,進行精準調整。同時,他們還優化了磨輥的曲線,減少同一塊鋼板的厚度差,促進了負差率提高。目前,中厚板公司的軋鋼負差率較去年平均水平提高了近一倍,效益大幅提升。
中厚板公司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時,全力提高自發電比例。"現在看來,今年實現自發電比例達70%的目標大有希望。"生產能源科科長訾文勝信心十足。
調整結構 強化銷售拓市場
中厚板公司以實現效益最大化原則全力提高產品質量,多項技術經濟指標大幅提升,多個產品成功打入國內高端用戶及海外市場,企業競爭力不斷提升。
該公司加大了新品種開發力度,提高產品創效能力。壓力容器鋼板、高層建筑用鋼和厚度為80毫米以上的中厚板均實現了批量穩定生產,風電鋼等新品種陸續生產。產品質量提升促進了該公司接單能力的提高,該公司產品挺進高端用戶,加硼鋼成功銷往東南亞、南美等海外市場,售價較國內提高近300元。
該公司憑借臨港口優勢,通過多種舉措拓寬了銷售渠道,實現產品創效。他們以較低的物流費用海運到華東、華南等地,并通過縮短交貨期吸引客戶。普通中厚板交貨期最短僅為3天,品種鋼交貨期較同類企業縮短一半時間。對拿回高額訂單的銷售人員進行獎勵,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該公司銷售方式靈活多樣,50%產品通過鎖定價格銷售,提高了產品售價。這種銷售方式較保值聯銷等銷售方式風險大,但利潤空間也大,關鍵是銷售人員對市場的預判和決斷能力。該公司銷售部門隨時掌握市場價格變化,對這部分產品一單一議,準確把握商機。4月份,該公司通過鎖定價格較同類企業多創效近1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