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及其解決方案(一)
熟料配料方案中硅酸率偏低:配料方案中A1203、Fe203,含量高,SiO2含量低是形成窯內結蛋的前提條件之一。所以國內外絕大多數預分解窯都控制A1203,+Fe203<9%,液相量24%左右,Si02>22%,n>2.50。
原因及其解決方案(二)
看火操作和煤粉細度對窯內板結的影響:在回轉窯操作中,風、煤調配不當有時是很難避免的。當窯內通風不良時,就會造成煤粉不完全燃燒,煤粉跑到窯后去燒,煤灰不均勻地摻人生料,火焰過長,窯后溫度過高,液相提前出現,容易在窯內結蛋。另外,煤粉細度、灰分和煤灰熔點溫度的高低也都會影響回轉窯的操作。煤粉粗、灰分高,容易引起煤灰與生料混合不均勻。當窯尾溫度過高時,窯后物料出現不均勻的局部熔融,成為形成結蛋的核心,然后在窯內越滾越大形成大蛋。
原因及其解決方案(三)
開、停窯越頻繁,喂料喂煤不穩定,系統塌料越嚴重,窯內熱工制度波動越大,窯內越容易結大蛋。
原因及其解決方案(四)
有害成分的影響:分析結果表明,結皮或結蛋料中有害成分明顯高于相應人窯生料中的含量。因為有害成分能促進中間相特征礦物的形成,而其就是形成結蛋結皮的特征礦物,如鈣明礬石(2CaS04·K2S04),硅方解石(2C2S·CaC03)等。有害成分越多、它們的揮發率越高,系統中富集程度越高,特征礦物生成的機會也越多,窯內出現結蛋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目前國內外預分解窯一般都控制人窯生料中R20<1.0%,Cl—<0.015%,灼燒基硫堿克分子比控制在0.5~1.0;燃料中控制S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