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中國西部瓷都走進西安交流座談會,在西安高新洲際酒店成功舉辦。通過本次會議,極大提高夾江陶瓷在西安、西北市場的知名度、影響力,為夾江陶瓷通過“一帶一路”走向廣闊的中亞、中東和歐洲市場打下了良好基礎。
樂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賴俊,咸陽陶瓷研究設計院副院長劉小云,中共夾江縣委書記許天毅,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耀東,縣委常委、副縣長方弟兵,副縣長李憲勤,中國硅酸鹽學會、建筑衛生陶瓷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劉繼武,中亞陜西商會常務副會長周鴻、副會長劉瀟林,中國房地產總工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王萬芳,西安市工商聯副主席、陜西羅德建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文強,夾江西部瓷都陶瓷協會會長、四川省米蘭諾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正華,夾江縣陶瓷商會會長、四川金莉婭建材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黎淑彬,以及西安市房地產企業、設計裝飾公司、經銷商代表,夾江西部瓷都陶瓷協會、夾江縣陶瓷商會、夾江縣重點陶瓷企業有關負責同志,以及夾江縣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出席會議。
夾江位于成都平原經濟區腹地,因“兩岸青峰相對出,一江碧水自中流”的絕妙景觀而得名,與聞名天下的樂山大佛、峨眉仙山毗鄰而居,常住人口30萬,幅員面積749平方公里。擁有“核、瓷、紙、茶、新材料”五張產業名片,是中國第一度核電誕生地,中國核動力工程的搖籃所在地,中國西部最大的建陶生產基地,中國書畫紙之鄉和世界出口綠茶核心產區。相關制造業先后被納入四川省首批7個高技術產業基地之一,四川省首批2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之一,四川省首批17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之一。
這其中,陶瓷是夾江最早開始培育和發展的產業。自1987年第一把爐火點燃以來,經過36年的磨礪發展,夾江陶瓷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強到優,歷經起步發展、雛形初顯、集聚發展、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五個階段”,走出了一條集“特色經濟、民營經濟、勞務經濟、富民經濟”為一體的富民強縣之路,創造了享譽經濟學界的“夾江現象”,被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先后授予“中國西部瓷都”“中國(西部)巖板生產基地”稱號,獲評四川省“中小企業發展基地縣”“民營經濟發展先進縣”,被國家工信部列為全國陶瓷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唯一的試點地區。
得益于陶瓷產業的蓬勃發展,夾江民營經濟十分活躍,數量眾多的中小微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出。目前,全縣陶瓷配套關聯企業1000余家,帶動從業人員10萬余人,是西部地區為數不多的勞務輸入縣之一。2022年夾江陶瓷集群產值達275億元,對縣域經濟貢獻率達56%,住戶存款突破300億元,人均存款居全省第一,對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目前,全縣有陶瓷企業53家,其中績效管控B級企業達15家;生產線87條,年總產能4.5億平方米。
近年來,受房地產市場疲軟、部分能源及原料漲價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全國陶瓷產業的發展都面臨嚴峻的挑戰。但夾江陶瓷人以“敢為人先、勇于拼搏”的瓷都精神,不斷苦練企業內功,勤修市場外功,全力推動陶瓷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