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廣東陶瓷協會在佛山市組織召開由佛山科海意諾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科海制釉)完成的“陶瓷數碼釉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研究”項目新產品新技術鑒定會。
此次鑒定委員會主任由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廣東陶瓷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饒平根擔任,委員分別是:廣東省建筑材料行業協會秘書長陳振廣,佛山市邁瑞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廣東陶瓷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鄭樹龍,佛山市高的永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廣東省建筑材料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莊大宇,佛山市陶瓷學會秘書長黃賓、東鵬控股研究院總經理鐘保民,蒙娜麗莎集團研發中心總經理潘利敏。
廣東省建材行業協會會長吳一岳、廣東省陶瓷協會會長陳環、廣東省陶瓷協會秘書長王衛國等行業專家領導出席見證了此次會議。
會上,鑒定委員會審查了相關資料、聽取了項目有關報告、考察了用該項目數碼釉生產的陶瓷產品,經過質詢和討論,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鑒定,并認定該項目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1. 該項目自主設計和開發出基礎底釉和保護釉配方體系,以氧化鐵、氧化鈦含量均小于0.1 wt%的高純釉用原料為主成份,優選分散劑、消泡劑、流平劑、防沉劑等添加劑,通過自主開發的釉用原料納米研磨技術和分散工藝,研發出粘度適中、固含量不低于40%、可穩定存放不少于6個月的亞微米級陶瓷數碼釉。
2.開發的數碼釉適用于主流陶瓷噴墨機系列噴頭,噴印時數碼釉快速下滲至坯體內,燒成后磚面無拉線。采用研制的陶瓷數碼釉產品可獲得均勻細膩的釉面,在保持低光澤度的同時獲得光滑的超平釉面。
3.構建了釉用原料細度與其熔融溫度的關系,以及數碼釉配方組成與燒成制度的關系。該數碼釉有助于發色,可以與水性底釉、保護釉、干粒、功能墨水等協同使用,豐富裝飾效果。
而且,該項目數碼高溫保護釉生產的陶瓷產品經過國家陶瓷及水暖衛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耐磨性6000轉/4級,耐污染性5級,耐低濃度酸和堿GLA級,莫氏硬度6。
據了解,該項目所開發的陶瓷數碼釉產品目前已經實現產業化,具備穩定供貨能力,產品已在多家大板、巖板生產線穩定使用,用戶反映良好,為客戶創造了更高附加值,社會效益顯著。
據悉,“科海陶瓷數碼釉關鍵技術”項目立項于2018年9月,在2020年6月實現陶瓷數碼釉產品的成功上線,并取得了以下顯著效果:
1.該項目所研發的陶瓷數碼釉噴墨性能達到進口數碼釉水平,釉面細膩、發色清晰,可媲美進口優質數碼釉,最關鍵的是價格低于進口產品,可降低陶瓷企業生產成本。
2.采用該項目研制的數碼釉能顯著降低釉料的消耗,節省資源。
3.該項目解決了現有水性施釉工藝的弊端,降低了陶瓷坯體(特別是陶瓷薄坯)采用傳統水性施釉工藝時的坯體開裂問題,提高了陶瓷大板、巖板的良品率及后期加工性能;解決了采用傳統水性噴釉工藝時的釉面不平問題,可獲得超平釉面。
4. 解決了采用數碼噴釉工藝時釉層較薄所導致的耐磨、防污性能不佳的問題,獲得了高耐磨、防污效果好的數碼釉面。
5. 解決了“啞光效果”與“光滑細膩的超平釉面”不可兼得的行業痛點。
可以說,科海制釉所研發的陶瓷數碼釉關鍵技術,為陶瓷大板、巖板的表面質感提升了一個新高度,滿足消費者對高檔陶瓷產品追求的同時,也填補了相關領域的技術空白,對陶瓷行業特別是大板、巖板等產品的創新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