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中國對化學工業(yè)來說一直是一塊“磁石”,其低廉的生產成本和不斷擴大的市場吸引了眾多歐美公司,F(xiàn)在中國對高耗能的化學工業(yè)來說又平添了一項吸引力:中國巨大的煤炭資源可以用來代替石油和天然氣用作化工生產的原材料。
據(jù)行業(yè)貿易組織煤氣化技術委員會(Gasification Technologies Council)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過去兩年里,中國建成了近20個煤炭氣化廠,其產品可被用于生產塑料和藥物等多種產品。這些新建工廠采用了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和荷蘭皇家殼牌有限公司(Royal Dutch Shell Plc)等企業(yè)開發(fā)出來的技術,F(xiàn)在,西方化工企業(yè)也紛紛開始在中國建設煤化工廠。今年Celanese Corp.旗下的一個工廠建成投產,該廠以煤炭為原料生產用于涂料和食品甜味劑的化工產品。陶氏化學公司(DowChemicalCo.)與中國能源企業(yè)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Shen Hua Group Corp.)合作開展了“煤變塑料”研究。礦業(yè)公司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 PLC)也考慮在華上馬煤化工項目。而普萊克斯(PraxairInc.)等化學工業(yè)的供應商則在競相與這些新建煤化工廠開展業(yè)務往來。Synthesis Energy Systems Inc.是一家建造煤炭氣化廠的公司,其首席執(zhí)行長兼總裁蒂莫西.維爾(Timothy Vail)說,煤化工業(yè)在中國大有可為。在中國建設自己的煤化工項目是西方公司保持住其競爭優(yōu)勢的一條途徑。過去十年中,歐洲和北美化工企業(yè)的市場份額不斷被亞洲競爭對手所搶占。目前亞洲的化工產品需求正在迅猛增長。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一直在協(xié)調各方力量建設中國自己的煤化工產業(yè),以便降低中國對進口天然氣日益嚴重的依賴。利用中國豐富的煤炭資源來生產化工產品和塑料,這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中國制造業(yè)──的壯大提供了可靠的原材料來源。這些新建工廠還使煙塵污染嚴重的老化工廠得以“下崗”,那些老化工廠造成的城市污染使政府背上了惡名。煤炭氣化技術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出現(xiàn)。這種技術利用高溫、高壓破壞煤炭的分子鍵,生成氣體,并將其重新組合成各種各樣的燃料和化學品。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曾通過煤炭氣化為飛機提供燃料。中國利用氣化煤生產化肥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但是直到天然氣和石油的價格大幅上漲之后,全球化學工業(yè)才有了開展煤炭氣化業(yè)務的動力。北美擁有豐富的煤炭儲量,這也促進了當?shù)孛禾繗饣瘡S的興建。但是人們擔心煤炭氣化項目會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這些項目的推進因此遇到了阻力。在所有的石化燃料中,煤炭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量尤其大,而人為產生的二氧化碳是人類活動導致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之一。普林斯頓環(huán)境研究院(Princeton Environmental Institute)的研究工程師埃里克.拉森(Eric Larson)說,采用煤炭氣化技術生產化工產品比直接燃燒煤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要少,但仍比燃燒天然氣產生的二氧化碳要多。美國政府還沒有對全國工業(yè)企業(yè)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進行限制。但分析人士說,未來出臺此類限制的前景以及煤炭污染的惡名阻礙了煤炭氣化在美國的發(fā)展,使其發(fā)展規(guī)模不及中國。美國咨詢公司Nexant Inc.的技術主管愛德華.格拉澤(Edward Glatzer)說,因為人們在環(huán)境和安全方面一直對煤炭心懷疑慮,所以煤炭的名聲不怎么好。陶氏化學公司等一批計劃進軍中國煤化工產業(yè)的西方公司都在考慮采取措施抵消或儲存煤化工項目將產生的溫室氣體。一種可能是將二氧化碳深埋于地下,不過這種技術很大程度上還沒有經過檢驗、而且可能造價昂貴。煤炭氣化項目在中國往往能很快獲得批準,政府在審批這類項目時較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顧慮。中國很快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研究表明中國有大約四分之一的溫室氣體是在生產用于出口的球鞋、玩具、電腦、襯衫和其他產品的過程中排放出來的。雖然中國政府贊同有必要減少碳排放,但更傾向于通過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使用更多替代能源來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中國也不計劃為碳排放制定上限,因為它相信這樣的舉措會影響經濟增長。業(yè)界管理人士說,政府官員們已經為在中國上馬煤炭氣化項目掃清了道路,他們會為這類項目的審批開通快車道,并幫助企業(yè)落實項目所需資金。通用電氣能源集團(GE Energy)的煤炭氣化業(yè)務總經理約翰.拉韋勒(John Lavelle)說,一座煤炭氣化工廠在中國只要24至32個月便能建成投產。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寬松的法規(guī)意味著,這里煤炭氣化工廠的建設成本只有歐美地區(qū)的三分之二到一半。據(jù)煤氣化委員會(Coal Gasification Council)的數(shù)據(jù)顯示,過去兩年中建成的煤化工工廠將中國的煤炭日氣化量提高了4,500萬立方米。未來四年計劃修建的工廠還將使這一產量增加一倍。涉足中國煤化工產業(yè)的西方公司稱,煤炭氣化有可能成為環(huán)境友好型產業(yè)。因為煤炭氣化過程會將二氧化碳分離出來,只需研發(fā)出價格低廉的二氧化硫捕獲和存儲技術,煤炭氣化的二氧化碳排放問題便能較好解決。例如陶氏化學公司就表示正在研究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該公司還考慮在其他地方栽種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樹木,以此來抵消其在煤炭氣化過程中向大氣排放的二氧化碳。Celanese表示該公司致力于在所有的業(yè)務領域中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計劃從2005年到2010年將排放量減少30%。該公司首席執(zhí)行長大衛(wèi)•魏德曼(David Weidman)同時也是環(huán)保組織自然保育基金(Conservation Fund)的董事會成員,他表示減排意味著效率的提高。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協(xié)會(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y Association)的分析師說,中國公司還沒有在這方面做太多的工作。目前只有中國最大的兩家石油化工企業(yè)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hina Petroleum&ChemicalCorp.)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在研究如何儲存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
在線交流: 121552308
302817315
Copyright © 2003-2025 nhcls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9064054號-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