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亞洲地區政治、經濟形勢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政治上,盡管整個地區局勢趨于平穩與緩和,但一些國家出現了局部動蕩。經濟上,區域合作和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亞洲經濟繼續發揮著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作用。
區域關系緩和局部動蕩不斷
在和平與發展的潮流下,經各方共同努力,亞洲地區特別是東北亞地區出現了政治氣氛緩和、國家關系改善、熱點問題降溫的局面。
繼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對中國開展“破冰之旅”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今年4月對日本進行 “融冰之旅”后,中日關系得到了很大改善并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11月,新任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與溫家寶總理在東亞峰會期間商討了鞏固和發展兩國關系大計。近來,中日兩國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保持溝通與協調,兩國經濟高層對話機制業已正式啟動,雙方正在不斷擴大交流,深化互利合作,以推動兩國關系不斷向前發展。
今年,朝鮮與韓國的關系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由于朝鮮核試驗而陷入低谷的朝韓關系2007年隨著朝核問題取得進展出現了新的轉機。今年6月,在朝鮮被凍結資金的轉移問題得到解決之后,朝鮮隨即宣布關閉和封存寧邊的核設施,不久有關方面開始向朝鮮提供重油援助。在此期間,國際原子能機構人員經朝方同意多次前往寧邊地區進行監督驗證,使朝核問題的解決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隨著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的繼續和朝美關系的改善,朝韓兩國在新的一年將繼續保持和平、合作的趨勢。同時,朝韓關系的改善和經濟合作的深入,也有利于增進朝韓互信,緩和半島局勢,進而推動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建立朝鮮半島的和平機制。
盡管上述這些國家的政治關系得到了改善,東北亞地區的整體局勢趨于緩和,但亞洲其他一些國家卻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動蕩和不安。
進入2007年,巴基斯坦國內政局出現動蕩,宗教極端勢力猖獗,恐怖襲擊事件不斷。近幾個月來,圍繞巴基斯坦總統選舉及將在明年初舉行的議會選舉,各派勢力及政治領導人展開了激烈角逐,總統穆沙拉夫多次采取措施,包括宣布實行緊急狀態,以穩定國內政局。
近年來相對平靜的緬甸,9月中下旬爆發了僧侶和民眾示威游行活動。在聯合國特使等斡旋下,緬甸政府采取措施,一方面堅持推進七點民主政治路線圖計劃,另一方面更加重視社會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問題。與此同時,當局還與被軟禁的全國民主聯盟總書記昂山素季開展對話并達成共識。
在阿富汗,境內的塔利班等反政府武裝今年活動更加頻繁,阿政府軍在北約部隊和美國領導的聯軍配合下加大了對反政府武裝的打擊力度,但阿各地爆炸和綁架等暴力襲擊事件時有發生,安全局勢不斷惡化。據統計,今年在阿全國發生的各類暴力襲擊事件中已有6000多人死亡。
經濟強勢發展合作步伐加快
2007年,亞洲大多數國家的經濟仍取得了較快發展。亞洲開發銀行發表的《2007年亞洲發展展望》顯示,2007年亞洲經濟發展強勁,亞洲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率有望達到8.3%。
亞行說,由于出口、投資和消費的拉動,中國經濟前三個季度增長速度高達11.5%;而2007財年前兩季度(4-9月),印度的經濟增長率也達9.1%。中印兩國經濟規模在整個亞洲占有相當大比重,對亞洲經濟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力。
經濟快速增長的勢頭并不僅限于中印兩個發展中大國。2007年前三個季度,菲律賓的經濟增長率達7.1%,全年有望實現6.1%至7.1%的增長目標。同時,印度尼西亞的經濟也一直處于持續增長狀態,2007年其經濟增長率有望超過6%。
亞行同時認為,盡管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對亞洲會產生一定影響,但在未來一段時間里亞洲經濟將會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亞行預測2008年亞洲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率將達到8.2%。
亞洲經濟的增長吸引了大量私人資本流入。同時,由于亞洲經濟體積累了大量外匯儲備,不少國家和地區更積極地到海外投資,國際金融市場資本流動出現新的動向。亞洲經濟無疑正帶動著世界經濟的發展。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亞洲地區為共同發展和共同應對各領域挑戰,加快了經濟一體化步伐。今年1月,東盟國家領導人決定將實現東盟經濟一體化的目標從原定的2020年提前到2015年。11月在新加坡舉行的第13屆東盟首腦會議又通過了《東盟經濟共同體藍圖》,確定了東盟經濟一體化的總體規劃和指導路線。
與此同時,以東盟為主導的區域合作已擴大到整個東亞地區。自2005年以來,東亞領導人每年舉行峰會,確定合作領域。可以說,東亞地區正以多樣化合作機制、明確的合作領域和具體的合作步驟,走上共存共榮的道路。(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