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肇慶封開縣發現總量近3億噸的大型銅鉬礦床,昨天,《第一財經日報》從國土資源部獲悉,目前已通過國家國土資源部資源儲量評審中心的評審驗收,但尚需國土資源部正式批文。
據廣東省地質勘查局辦公室人員介紹,該大型銅鉬礦床在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圓珠頂大山上,主要是銅礦和鉬礦,其他還有錸礦等,由該局下屬單位719地質大隊發現。該地質大隊還專門做了一份《廣東省封開縣圓珠頂礦區銅鉬礦詳查報告》,并于10月10日通過了國土資源部資源儲量評審中心的評審驗收。
有媒體11月22日稱,該礦床見礦體延伸深度約300米,礦石總量為29491萬噸,其中金屬量銅389953噸、鉬187240噸。
上述廣東省地質勘查局辦公室工作人員稱,以目前市場價格計算,僅主礦物鉬金屬潛在經濟價值已超過1000億元。“如果算上礦床外圍和深部,潛在經濟價值至少5000億元。”但具體估值無法求證。
肇慶市國土資源局礦管科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探礦風險大,回報也大,一般上取得探礦權投入上千萬元后,也許沒有探測到礦產,但如果探測到礦產并且取得采礦權,則回報十分豐厚。
知情人士透露,該礦由私人老板取得探礦權。本報記者昨天多方求證該老板未果。肇慶新聞網8月曾的信息稱,在礦產資源開發方面,亞洲鋁業集團董事會主席鄺匯珍等人多次前往封開縣考察礦產資源。目前,設計年產8萬噸的南豐圓珠頂銅礦和年產7.5萬噸的大洲銅(鉬)礦項目已全面轉入勘探設計階段。
肇慶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鈮、鉭、金、鐵、鉍、鉬、錫、銅、鎢和稀土等,由此也帶動了該市水泥、礦產和林業等資源產業的發展。去年底今年初,原亞洲最大鋁型材制造商亞洲鋁業搬遷至肇慶。(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