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VS上海中國汽車產業鏈南移?2007年11月19日08:18[我來說兩句][字號:大中小]來源:南方報業傳媒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宋瓷"全球汽車產業鏈轉移下的中國機會"是目前全球汽車業最熱的話題之一,中國機會下,作為長三角之外,中國汽車產業群最集中的區域,處于珠三角的廣州能有多少機會和優勢?
因為地理和市場的優勢,廣州作為了日資最集中的中國汽車制造基地。而根據最新數字顯示,今年9月,廣州的汽車產量已經超過上海,成為國內汽車產量最大的城市。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廣州將成為繼北美之后,推動日本汽車廠商全球戰略的第二臺發動機。
在今年9月,廣州乘用車產銷雙雙超過上海,位居全國第一。記者通過走訪得到的答案是:"汽車工業的增長是廣州尋求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一步。"
今年3月29日,廣東省省長黃華華在考察東風日產和位于增城新塘的廣州本田二廠,并聽取廣汽集團、廣州本田和東風日產的匯報后,提出"力爭把廣州市打造成全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基地"的目標并反復強調。這一則未被披露出來的信息,在6個月后得到了證實。
記者從廣州市政府相關部門了解到,廣州市對于汽車產業規劃已經有了如下部署:發揮廣州機械裝備制造產業的優勢,建立發展能吸納、整合各種分散汽車器件生產能力的總成式配套企業,不斷提高本地各類零部件產品加工深度和總成度。而中遠期的發展重點是以引入為主逐漸發展自主開發高技術核心零部件產品。
一份<意見>的意義
2004年2月正是廣州汽車工業的一個分水嶺。"就是從這個月開始,廣州的重工業產值首次超過輕工業,這具有標志性意義"。廣州市政府汽車顧問李林告訴本報記者,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推進了廣州的工業步入以重化產業為先導的新階段。
這一年還發生了什么?廣州豐田落地了。同時廣州形成了東部本田汽車生產基地、北部花都汽車城和南部南沙國際汽車城為主導三大組團式布局的汽車產業集群。
正是汽車工業形勢向好,廣東省當年正式將汽車工業列為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直到2002年,汽車作為支柱產業的地位仍不明顯。現在汽車甚至可以說是廣州工業的第一支柱產業。"廣州市經委有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
在廣州市汽車產業規劃歷程中,<加快提升廣州工業競爭力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這是廣州市首次大規模系統全面地制定提高工業競爭力發展意見。<意見>提出,未來5-6年廣州將重點發展以汽車及零配件、船舶制造等領域為重點的汽車等機械裝備工業等。
緊接著,次年廣州汽車產量已達到41.35萬輛,轎車產量僅次于上海,超過吉林躍居全國第二,完成產值849.48億元。2006年,廣州豐田10萬輛轎車、廣州本田二廠12萬輛轎車、廣州豐田發動機二期工程20萬臺發動機、東方電氣重型機器等項目年內先后建成,項目帶動效應逐步顯現。汽車工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62.23億元,增速高達34.1%,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26.5%,拉動全市工業增長4.6個百分點。
"廣州汽車工業的發展路程,同時也是廣州汽車集團的發展路程,也凝聚著廣州本田的努力。"李林回想,早在1994年,廣州市汽車工業領導小組提出"把駿達汽車集團和羊城汽車廠等單位聯合組建廣州市汽車企業集團"的設想,這為1997年廣汽集團的組建定了基調。
有"汽車市長"之稱的張廣寧在多次公開場合提出,到2010年廣州的汽車工業總產值將達3000億元以上,其中汽車整車年生產能力達到130萬輛,產值2000億元左右。作為廣州汽車工業的核心引擎——廣汽集團也有著清晰的規劃:到2010年,汽車產量將達到100萬輛,銷售收入超過2000億元,市場占有率達到10%以上。
2007年廣州本田將實現產銷量31萬輛、廣州豐田將實現產銷量15萬輛、本田出口基地將產銷約5萬輛、東風日產花都工廠將實現25萬輛。廣州市的乘用車產銷量今年將實現沖刺80萬輛。與去年全國轎車產銷地第一名的上海轎車板塊數據對比來看,其今年的核心主要是由上海通用、上海大眾、上海大眾斯柯達、上汽榮威四大主力構成,參照全國乘用車聯席會披露的計劃銷量來看,上海轎車板塊今年的產銷也將同時朝80萬輛目標沖刺。
未來幾年,廣州將重點推進廣汽集團、東風日產、廣州本田、廣汽豐田汽車研發中心建設,支持汽車企業集團與高等院校合作創辦廣州汽車技術中心,開展自主品牌汽車及零部件產品開發和新技術研究。力爭到"十一五"期末,廣州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生產本地化率達50%,國產化率達70%。廣州將成全球主要汽車制造基地之一。
無疑中國底特律的爭奪,將在廣州與上海兩個城市之間展開。
底特律雛形
在廣州汽車產業集群新增長機遇之內有日本的本田、豐田、日產三家企業的相互競爭,相互合作,資源共享,產生超越簡單的疊加重復效應。同時鑒于產業集群的形成過程,零部件企業也將在這個優越的汽車環境中和整車進行配套而迅速發展。整車成本也因此而得到迅速下降,競爭力將大大增強
除去轎車板塊的規劃之外,廣州市還擁有東部東風本田發動機工廠和未來廣州本田發動機工廠以及研發公司、北部擁有東風日產研發中心、南部有廣州豐田發動機工廠以及布滿全市各個地區的零部件配套廠商。
"我們到過武漢、天津、上海等多個城市考察,最后還是將中國第一家企業放在了廣州花都!"廣州萬寶井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原宏志說。目前萬寶井為花都的日產、襄樊的東風日產、武漢的本田、長安鈴木等廠家供應零配件,年銷售額達2.6億元。
記者了解到,像廣州萬寶井這樣落戶廣州汽車產業基地的汽車零部件企業目前已達250多家。廣州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群落"三大體系四大組團"已形成:東部為開發區、增城、黃埔組團,北部為花都組團,南部在南沙形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白云區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增速高達71.0%。
按照規劃,到2010年廣州汽車整車與零部件產值的比例提高到1∶0.5以上,汽車零部件產值達到800億元以上。國際通行標準汽車整車與零部件產值之比基本穩定在1∶1.7左右,但目前廣州這一比例僅為1∶0.31,發展空間非常大,將形成廣州汽車整車與零配件產業協調發展的格局。
廣州的未來是出口
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在哪里?李林認為在汽車出口和新能源技術上是否有突破才是決定廣州汽車工業未來在全球汽車工業版圖里的位置。
去年以來,汽車出口已經成為國內汽車企業競相"標榜"的一大賣點,但是多則千輛少則幾百輛的出口規模,難談得上是什么實質性變化。相比之下,廣東汽車業在整車、零部件以及專用材料等領域發展出口型汽車項目的探索,無論是在廣度還是在深度上都具有試驗田的意義。
廣州豐田發動機有限公司算不上國內第一個出口型的汽車項目,但它是國內第一家以出口為主的汽車發動機項目,它標志著廣東發展外向型汽車制造業的步伐已經全面邁開。
在專用原材料方面,今年年初,由廣州鋼鐵企業集團與世界第二大鋼鐵集團日本JFE鋼鐵株式會社合資成立的廣州JFE鋼板有限公司正式掛牌。該公司主要生產目前國內企業還不能大量生產的高精度熱鍍鋅汽車用鋼板,首期投資約2億美元,年產能40萬噸,除向國內配套外還將大量出口東南亞地區。
在國家商務部抓緊出臺促進汽車及零部件出口政策的同時,廣州擬借助現有汽車產業格局,加快培育本土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并創建一批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業,以爭創國家汽車出口基地。日前,廣州市外經貿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等12個職能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十一五"期間加快轉變機電產品出口增長方式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
根據<意見>,到2010年,廣州力爭實現全市機電產品占出口總額的55%以上,高新技術機電產品占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的50%以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及自主品牌產品占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的15%以上。
根據<意見>,廣州將結合"建設以東部廣州本田、南部豐田汽車、北部東風日產為龍頭的汽車產業帶"的汽車產業現狀,在積極引入國內外汽車零部件關聯企業的同時,加快培育本地汽車零部件產業,并擴大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形成產業集群。創建一批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業,爭創國家汽車出口基地。
力爭實現到2010年廣州汽車整車、摩托車及其零部件出口規模達到18億美元,出口超1億美元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3至5家,成為廣州機電出口產品的排頭兵。
"廣州汽車產業集群與廣州汽車工業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辯證關系,廣州汽車產業集群是伴隨著廣州汽車工業的迅速成長、以市場為主導形成的,而這一集群優勢又為參與者提供了新的挑戰和更高一級的國際性發展平臺,其所產生的效應將凸現于未來廣州汽車工業實現低成本擴張和持續、高速的增長。廣州完全有可能成為全球主要的汽車制造基地之一。"
張房有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廣州汽車產業集群可以說具有鮮明的特點和優勢。一是集群的形成由企業自發完成,基本是一種市場行為,具有較強的生命力;二是以日本技術、日系產品為主,集群內部兼容性強;三是除汽車生產以外,還擁有摩托車制造能力;四是在不斷占有國內市場份額的同時,廣州本田出口轎車工廠的全部產品和廣州豐田發動機項目的大部分產品也向國外出口,這將不斷加強廣州汽車和發動機產品出口基地的地位,因此,廣州這個產業集群必將成為中國汽車工業在地域范疇上的新的增長極。
集群的產品一開始就面對海內外兩個市場。不斷占有國內市場份額的同時,廣州本田轎車的出口工廠和廣州豐田發動機生產的產品全部和大部分出口海外。本田的出口工廠是百分之百整車出口,豐田發動機起步30萬輛,20萬輛出口,規模最終是50萬臺。這就將不斷加強廣州汽車的出口和發動機產品的出口。不斷加強廣州汽車和發動機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地位。
在廣汽集團"十一五"規劃綱要中,2010年,廣汽集團將實現乘用車整車規模達到110萬輛的目標,在商用車領域,力爭到2010年年產23萬輛。在"十一五"規劃的后期,廣汽集團自主品牌在整體110萬輛規劃中必須占有一定的份額。
汽車工業重點圍繞推進廣州本田發動機,廣州豐田整車擴建,從化、花都商用車等項目建設,增強廣州汽車工業生產能力,完善汽車產業的產品結構。根據規劃,廣州市汽車零部件產業近期的發展重點是立足廣州現有汽車零配件企業生產能力的基礎上,迅速壯大已有一定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基礎的發動機、大型沖壓件、輪胎、座椅等產品的生產,提高這些產品的技術質量層次,以提高向中高檔車直接配套的能力。(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