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批污染企業的關閉和若干重點治理項目的上馬,終于在今年第三季度扭轉了我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多年來持續攀升的局面。
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今天在鄭州宣布,二氧化硫、化學需要量這兩項國家“十一五”規劃要求減排的主要污染物首次出現下降的拐點,二氧化硫同比下降1.81%,化學需氧量由上半年的同比增長0.24%轉為前三季度同比下降0.28%。
此前,環保部門曾多次發出警告,主要污染物減排已經連續一年多交出不及格答卷,“十一五”規劃的環保目標有可能繼“十五”計劃后再次完不成。
“十一五”規劃稱,到2010年末期,大氣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水體主要污染物化學需要量等排放總量要比2005年消減10%。
對此次污染物減排形勢轉好的局面,周生賢說,“這絕對不是數字游戲”。
周生賢的證據是,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燃煤機組的脫硫率已經達到超過40%,而“十五”末期我國燃煤機組的脫硫率的百分比還只在個位數徘徊。同時,一批小火電、小鋼鐵的關閉也為我國大氣環境的改善有所貢獻。
在水方面,截至目前,我國已新增2000余萬噸的城市污染處理能力,1700多家重點企業采取了污水深度治理措施,占全國化學需要量排放量1/3的造紙行業有1000多家被停產整治或限期治理。最終洞庭湖流域在關閉200多家造紙企業后水質明顯好轉。
周生賢說,推動治理無望企業關停和大批重點治理項目上馬運行的,是國家緊鑼密鼓出臺的一系列“嚴”字當頭的政策,比如采取“區域限批”措施,督促違規項目進行整改,從發展源頭控制污染等。另外,環保部門還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截至9月底,查處違法案件1萬多件,掛牌督至辦4425件,追究責任人429名。
雖然主要污染物初呈下降,但環保部門依然持謹慎態度。
周生賢說,環保總局將繼續用環境容量的政策控制新建項目的上馬。另外,環保部門還將力促一系列減排制度的出臺,包括《“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辦法》。這個辦法要求把考核結果作為對各省級政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其他的制度還有《“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統計辦法》和《“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辦法》。這兩個制度將確保減排數據更準確。(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