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提出我國未來能源體系
二○五○年,非水力可再生能源力爭占一次能源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日前,由中科院組織完成的《應對挑戰——構建可持續能源體系》研究報告發布。報告指出,2050年我國能源發展的戰略目標應當更加前瞻:化石能源消耗總量與2005年相比增加不超過50%,單位GDP能耗相當于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非水力可再生能源力爭占一次能源的25%左右。這樣才能確保由化石能源為主向可持續能源過渡的目標平穩實現。
報告認為,逐步減少并清潔使用化石能源已成為全人類的共識。人類社會需要發展,只有發展才有能力應對挑戰。然而,由于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差異和資源分布的不均,多數國家在短期內仍無法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如何在過渡時期既保障能源供應,又保護生態與環境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全人類面臨的挑戰。逐步實現從化石能源為主向可持續能源過渡是應對挑戰的必由之路。
在2050年我國能源的戰略目標上,報告認為,要發展水電和核電,使之占發電總量的20%以上;大力開發非水力可再生能源,力爭使其占一次能源總量的25%左右。實現上述目標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必須立即著手構建可持續能源體系;繼續發揮煤清潔利用的重要作用;開源節流,保障石油與天然氣供應;充分發展水電與安全、可靠、先進的核電;大規模發展非水力可再生能源;大力支持未來新型能源利用技術的研發。(國土資源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