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_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_免费a级大片_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三区不卡_在线观看国内精品视频

服務熱線:13683230569
熱門關鍵詞碳化硅 窯車軸承 鋁礬土 硅磚 白剛玉 棕剛玉 石墨 莫來石 澆注料 冷等靜壓機 鎂砂 石英砂
央行加息節后可能變54個基點
日期:2007-10-10

    27個基點的小幅加息節奏,很可能在“十一”長假后變速。

    市場人士分析,“十七大”后,央行將啟用更加嚴歷的貨幣緊縮措施,包括擴大加息幅度。

    “緊縮力度加強是為了應對未來經濟出現的趨勢性變化。”該人士分析,“大幅收緊貨幣政策的最大可能性在于擴大加息的幅度,由上調27個基點轉為上調54個基點。”

    央行措辭變化

    實際上,長假之前,央行已經拋出“信號彈”。在9月28日發布的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三季度例會決議中,央行認為今后應繼續實行穩中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適當加大政策調控力度,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 

    細心的市場觀察人士發現,這一表述與7月份的第二季度例會決議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第二季度的相關表述為“應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穩中適度從緊,協調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

    前后兩個季度例會決議的最大差別是,央行直接刪掉了“應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而單獨提出“適當加大政策調控力度”。

    “這表明央行對于目前通脹壓力和流動性管理的擔憂,未來的緊縮政策可能會繼續推出。”國信證券宏觀分析師林松立說。

    而從這一政策信號釋放時間看,安排在“十一”長假前、同時也是第三季度經濟數據公布之前釋放,意味深長。

    “如果央行改變過去小幅加息的步調,開始大幅加息,我不會感到驚訝!”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教授說。

    “目前的負利率引發了金融資源的錯配,進一步推高了房地產價格和股市價格上漲的預期。央行美聯儲式的小幅加息,對于目前的流動性管理效果并不大,我贊成大幅加息。”劉元春教授說。

    緊縮基調確定

    如果節后央行大幅加息成為現實,這將預示著央行自2004年下半年首次加息以來,緊縮力度發生實質性變化。 

    相關政策研究人士分析,2007年的宏觀經濟政策基本以2006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主基調,這次會議提出了“雙穩健”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但是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經濟過熱,貨幣政策顯然應更具前瞻性。

    “兩年以來,央行明明是不斷推進緊縮,但還是要加上穩中趨緊的字眼,表明央行不愿意打破‘雙穩健’的政策主線。包括次級債風波時推遲加息,數次貸款和存款加息幅度、短期和中長期貸款幅度不一等等,向市場傳遞出的緊縮信號極為模糊。所以這種緊縮多次被資本市場理解為‘利多’,而非‘利空’。”前述人士分析。

    時過境遷,自2007年以來,隨著中國證券市場的全面步入牛市,企業財務指標的大幅走高,來自證券業和國企等反對加息的壓力在減小。相反,2007年第一季度以來的經濟數據強勁增長,特別是工業企業利潤增長超預期,加上資產價格全面上漲,所有的經濟現象都成為支持強力加息的理由。

    “通脹已經很危險,資產價格泡沫需要加大緊縮力度才能平抑。”一位全國人大的官員說。

    部分外資投行人士也在不斷呼吁央行采取果斷的政策措施,抵御通脹。前摩根士丹利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認為,中國已經進入通脹時代,通脹水平可能會在2008年內直達7%,當務之急是降低通脹預期。例如,必須在接下來的18個月中大幅加息,幅度至少為200個基點。

    “央行的加息是對的,物價不斷上漲,起碼要盡快糾正負利率!”一位財經官員對本報記者說。

    高增長下的高通脹

    央行大幅加息的重要理由來自于經濟基本面的變化——低通脹、高增長正在轉為高通脹、高增長。

    “經濟增長仍然強勁,但通貨膨脹可能要在9月繼續沖高,超過8月6.5%的增速峰值。”國信證券宏觀分析師林松立說。

    “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速不會受到美國次級債的影響,第三季度經濟增長速將高于第一季度11.1%,但是低于第二季度的11.9%。”虎杰投資首席分析師張寅說。

    種種跡象顯示,已經持續五年的低通脹、高增長將在第三季度發生某種趨勢性的變化——由食品和糧食上漲,及資產價格的上漲,正在向實體經濟領域延伸。

    由于糧食和食品價格占中國CPI權重的三分之一,這將導致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中國物價水平將極有可能結束過去五年時間來的低通脹,而轉向高通脹。如果調控不及時,中國將迎來全面的通貨膨脹。

    “沒有永遠的低通脹下的高增長,通貨膨脹始終是一種貨幣現象,當流動性過剩持續一段時間后,低通脹、高增長將轉變為高增長、高通脹。”張寅說。

    劉元春教授說:“我們并不過分擔心以糧食和豬肉上漲所帶來的局部性通貨膨脹,我們更擔心的是,由于房地產和資本市場價格形成上漲預期互動,造成的資產價格泡沫和金融風險,會蔓延至實體經濟,這將給未來宏觀經濟會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

    中國官方的智囊們正在審慎觀察未來通脹和金融風險對于宏觀經濟所帶來的損傷,他們不斷向央行建議,現在是加大升息力度的時候了。

中國經營報記者:劉曉午


下一條:人民幣中間價下調181點 創2008年6月以來新低
  • 1
服務熱線:13683230569  電子郵件:ncsqwk@163.com

在線交流:  給我發消息 121552308  給我發消息 302817315
Copyright © 2003-2025 nhcls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906405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