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到期的特別國債,將以定向的方式續發。
8月22日,財政部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準,對2017年8月29日到期的6000億元特別國債,財政部將采取滾動發行方式,向有關銀行定向發行,其中7年期4000億元,10年期2000億元。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將面向有關銀行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隨后,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接受媒體采訪表示,此次特別國債滾動發行基本上比照2007年的做法,不會對金融市場和銀行體系流動性產生影響。
對于這筆6000億元特別國債的續發方式,此前市場預計要么定向發行,要么公開招標:若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可能會對資金面造成擠壓。財政部公告明確將定向續發這筆特別國債,市場擔憂得以解除。
“四不變”定向滾動續發
8月22日,財政部對外公開《關于2017年特別國債(一期和二期)發行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財政部將于2017年8月29日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面向境內有關銀行定向發行兩期特別國債,第一期期限7年,發行面值4000億元,票面利率為3.6%;第二期期限10年,發行面值2000億元,票面利率3.62%。
這兩期特別國債,是為了兌付將于8月29日到期的2007年發行的第一期6000億元特別國債。
2007年,財政部發行了總計約1.55萬億特別國債,當時合計約2000億美元,作為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資本金,由中投公司進行海外投資,以增加我國外匯儲備的投資渠道,提高外匯經營收益。
2007年第一期特別國債6000億元,是面向境內商業銀行發行,最后選定當時尚未上市的中國農業銀行,通過農行“中轉”,由央行購買6000億元特別國債。具體操作路徑是,財政部向農行發行6000億元特別國債,籌集人民幣資金后,財政部向央行購買等值外匯;同時,央行利用賣匯獲得的6000億元人民幣,向農行購買等值的特別國債。
由于央行用賣匯收入及時向農行購進特別國債,并不對農行的資產負債表產生影響。財政部發行的6000億元特別國債,最終持有人為央行,體現為央行資產負債表上條目的變換,從6000億元“外匯”變成了6000億元“對政府債權”(特別國債)。財政部發行的6000億元特別國債,作為中投公司的資本金,財政部行使出資人職責。
之所以“借道”農行,是按照市場化方式操作,因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十九條:“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
今年續發這6000億元特別國債,基本比照2007年的做法。徐忠表示,財政部在一級市場面向有關銀行發行特別國債,當日央行在二級市場購入特別國債,不會對債券一級市場發行和二級市場交易形成擠出效應。可實現財政債務總額不變、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不變、相關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不變、銀行體系流動性不變。
幾乎不影響市場
2007年發行特別國債,最主要目的是為了豐富外匯儲備投資,為成立的中投公司籌集資本金。不過,當時也期待通過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央行持有的國債,豐富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工具,比如央行通過逐步賣出特別國債調節貨幣供應量,緩解流動性偏多的問題。
從官方釋放的消息來看,十年過去了,這6000億元特別國債仍由央行持有,未被賣出。
徐忠指出,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有豐富的工具箱。根據人民銀行法第二十三條,人民銀行“可在公開市場買賣國債”。預計央行將于發行當日(2017年8月29日)啟動現券買斷工具,通過債券二級市場從金融機構買入此次滾動發行的6000億元特別國債。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007年定向發行的特別國債,本質上是外匯儲備的應用,中投公司用這筆資金進行長期的股權投資等,央行不大會動用這筆特別國債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從目前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實踐來看,國債工具用得不多。
徐忠表示,此次特別國債滾動發行基本上比照2007年的做法,不會對金融市場和銀行體系流動性產生影響。
聯訊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奇霖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之前市場擔心到期的6000億元可能會公開發行,有些機構可能要準備長期流動性,但財政部公告指出定向發行,不會對流動性產生影響。
2007年發行的6000億元特別國債為10年期,今年續發為何要新增7年期?徐忠表示,特別國債參考市場利率發行,且7年期特別國債發行利率略低于10年期,既尊重市場,又反映了合理的期限溢價,有利于增強國債收益率的市場基準性。
李奇霖認為,7年期國債交投不活躍,在二級市場上7年期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比較接近。之所以增加7年期特別國債,可能是為了完善國債收益率曲線。
除了這6000億元特別國債,今年年底前,還陸陸續續有幾批2007年通過公開市場發行、合計約1000億元的特別國債到期。
天風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孫彬彬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財政部明確將滾動發行6000億元即將到期的特別國債,且發行不會對市場流動性造成影響,后續的1000億元特別國債也不會有大影響。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趙全厚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年底陸續到期的這1000億元特別國債,未來可能仍按公開方式續發——特別國債到期續發,會沿著原來路徑續發,作為一個技術問題解決,不涉及到流動性的改變。
李奇霖認為,今年后續到期的1000億元特別國債,可能仍會通過公開方式發行。1000億元額度不大,之前公開發行,繼續公開續發,整體而言對市場的流動性不會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