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宏觀調控措施頻出,但效果卻不理想。為此,我們應該把宏觀調控從事后調控向事前調控轉變,即提高宏觀調控預期性。同時,也要提高宏觀調控的有效性,真正提高宏觀調控的質量。
⊙潘正彥
⊙上海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今年以來,宏觀調控措施頻出,尤其是貨幣政策不斷趨緊——從央行先后5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到8次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這樣的宏觀調控頻率極為罕見。盡管從宏觀調控操作手段的控制上似乎較為有效,但從宏觀調控政策目標的實現來看,效果卻很不理想。一方面,宏觀調控措施的出臺似乎總是慢半拍,不時地給市場造成模棱兩可、可有可無的錯誤信息;另一方面,宏觀調控往往又存在著明顯的低效性。
為此,我們應該要把宏觀調控從事后調控向事前調控轉變,即提高宏觀調控預期性。同時,也要提高宏觀調控的有效性,真正提高宏觀調控的質量。
第一,增強宏觀調控的預期性提高宏觀調控質量。首先,我們要實現宏觀調控從事后調控向事前調控轉變。目前我國宏觀調控政策的大部分措施往往是事后的,對經濟的影響往往也是滯后的。這不僅大大降低了宏觀調控效果,而且也提高了宏觀調控的操作成本。因此,我們應該把宏觀調控要從事后調控向事前調控轉變,即提高宏觀調控預期性。
這種宏觀調控根本性的轉變不僅是宏觀調控方式的轉變,更是宏觀調控指導思想的轉變。這種指導思想的轉變不僅可以向市場傳遞有效的信息——宏觀調控希望達到的目的,希望市場對宏觀調控政策做出積極有效的預期;而且,還可以防止市場過度反應,降低市場風險,提高宏觀調控的質量和效果。
宏觀調控的預期性就是宏觀調控政策措施的出臺不僅是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而且更是對未來宏觀經濟走勢、趨勢的判斷做出的相應反應。相對一般事后的宏觀調控,宏觀調控的預期性有以下好處:一是預期的宏觀調控能產生先發制人的效果,既可以對宏觀經濟運行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矛盾予以先發制人的制止,以防止事態擴大;二是預期的宏觀調控可以降低宏觀調控的成本、甚至事半功倍;三是預期的宏觀調控可以降低市場風險。由于宏觀調控措施已經充分預期了市場未來的可能風險,宏觀調控本身將有針對性地防止風險發生和擴大。因此,預期的宏觀調控可以帶來積極的效果和影響。
其次,如何提高宏觀調控的預期性。事實上,實施預期的宏觀調控政策并不容易。由于預期的宏觀調控政策不僅要對已經出現的問題做出反應,而且還要對將要發生的問題和事件做出反應。因此,就需要判斷準確、措施得當、預期明確。事實上,我們在很多時候是達不到要求的,甚至發出不明確的市場信號。因此,提高宏觀調控的預期性、超前性就十分重要和迫切。
要提高宏觀調控的預期性必須首先做到:一是宏觀調控的目標要有透明度和一致性。宏觀調控的目標必須是十分明確、透明、導向性是明確的,絕對不能給市場有模棱兩可、甚至可有可無的錯誤信息;二是宏觀調控措施要有系統性。現代市場經濟是非常復雜的,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更加復雜。因此,要達到宏觀調控的預期目的必須加強宏觀調控措施和手段的系統與組合運用。現在雖然也一些“組合拳”,但效果一般,原因還在于“組合”不夠,只有加大組合力度,才能真正起到“威懾作用”。
第二,提高宏觀調控有效性就能提高宏觀調控的質量。所謂宏觀調控的有效性就是宏觀調控措施出臺可以達到宏觀調控的目的。
但是,當前我國宏觀調控的有效性受到了一些客觀限制:一是宏觀調控有效性需要有實在的市場基礎條件,這主要包括市場主體的獨立性、市場主體責權利的平衡,并最終反映到市場主體對宏觀調控的有效反應上;二是宏觀調控的有效性還需要宏觀調控政策的權威性。這不僅包括宏觀管理當局本身的權威性、例如令行禁止,而且還包括各個宏觀管理當局之間的協調配合。因此,我們不僅要充分認識到宏觀調控的重要性,更要大力提高宏觀調控的有效性。
就如何提高宏觀調控的有效性而言,一是各個宏觀調控部門要各司其責,提高獨立性和權威性。從各司其責的角度,相關部門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只有獨立、不受干擾才能真正完成政策意圖。例如,中央銀行就應該把控制通貨膨脹目標視為自己的主要職責內容。在復雜的市場經濟中要保持“獨立性”很困難,也正是由于困難才能夠體現宏觀調控的重要性。
二是各個宏觀調控部門也需要通力合作。宏觀調控的有效性還需要各個宏觀調控部門之間的合作與宏觀調控手段的相互配合。其中,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手段能夠有效地發揮積極功能和作用很大程度上需要配合。
三是各個權威部門(中央銀行、財政部、發改委、銀監會、其他政府部門)既要各司其責,又要通過提高獨立性來加強宏觀調控的權威性。例如,財政政策具有自動穩定器的功能,其逆經濟周期而動的作用不僅對市場(企業、個人、社會)有預期性,而且也是比較有效的。而貨幣政策的松緊搭配可以使宏觀調控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在中國特殊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搭配就更加重要。
四是改善宏觀調控有效性的市場基礎。由于不管是市場主體還是市場傳導機制都不是可以十分輕易改變的,需要長時期的努力。因此,一方面,我們有繼續改革企業制度,改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市場主體的市場意識;另一方面,要加強市場建設,提高市場傳導機制的靈敏度,改善宏觀調控的市場基礎。
總之,如何提高宏觀調控預期性和宏觀調控有效性應該是未來提高宏觀調控質量的重要方面。(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