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進口中國焊管作出反補貼初步裁決后,昨天,美國商務部又發布通知,對原產于中國的薄壁矩形鋼管作出反補貼初裁。同時,中國輸歐鋼鐵盤條也再遭反傾銷申訴。
根據美國商務部對原產于中國的薄壁矩形鋼管作出的反補貼初裁結果,中國的生產商普遍被確立了2.99%的凈補貼稅率。由于補貼程度的認定不同,青島祥興鋼管有限公司被加征凈補貼稅率最高,為77.85%,昆山昱緯鋼鐵制品有限公司獲得的凈補貼稅率最低,為0.27%。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相關進程,美國商務部將于明年4月7 日對此案作出終裁,然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于明年5月22日作出終裁,并于5月29日發布反補貼措施令。依據美國法律規定,美商務部就傾銷和補貼問題做出終裁后,如美國際貿易委員會終裁裁定美國內產業未遭受進口產品的損害,則美不對中國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本月10日,美國際貿易委員會就首例對華反傾銷反補貼合并調查--銅版紙案做出無損害終裁。
2004~2006年,美國從中國進口薄壁矩形鋼管逐年遞增,從2004年的8037噸,增長到了2006年的75532噸,這也促使美國方面開始對中國出口的薄壁矩形鋼管實施貿易措施。就在本月初,美國商務部還對進口中國焊管作出反補貼初步裁決。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周世儉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國外所持的反補貼“證據”,主要是中國對出口產品的出口退稅、人民幣匯率問題及地方政府鼓勵補貼措施。但事實上,中國對出口產品實行出口退稅,是符合國際貿易理論的,絕對不能算是補貼。而且中國已經取消了大部分鋼管產品的出口退稅,并且調控效果已初步顯現,自9月開始,出口增幅開始出現回落。(第一財經日報)